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昌宁供销社“一根丝”服务三农

发布日期:2017-04-14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昌宁县供销综合改革以“着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提升工作水平”为总体目标,努力用3年时间,实现县供销合作社“有企业、有收益、有活力”,基层供销合作社“有法人、有机构、有实体”。健全完善县乡供销合作社的组织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切实增强县乡两级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实践工作中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 

突出重点,综合改革稳步推进。昌宁县供销综合改革围绕三个重点推进。一是健全机构,理顺关系。二是盘活资产,服务“三农”。三是抓住机遇,用活政策。 

加强协调,明确改革保障措施。在改革期间,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万元改革工作经费,明确了县财政2012年、2013年扶持农民合作滚动发展专项资金175万元作为县供销合作社参股资金,以入股方式择优扶持部分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同时,县供销社领导班子实行综合改革挂钩联系、分块负责责任制,明确班子成员到乡镇、到项目、到具体的改革重点工作中。 

克服困难,改革实现稳步推进。昌宁县供销综合改革在省市供销合作社的关心指导下,综合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健全完善了13个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法人机构,明确了基层社法人,以农资经营、日用百货经营为重点的主营业务正常开展。以县社资产管理中心出资或委托代建方式建成4个乡镇生猪屠宰场,分别是漭水、勐统、大田坝和柯街,实现8个基层供销社开展生猪屠宰服务正常运行。争取乡村流通工程项目支持,充分发挥基层社现有资产作用,以基层社参股形式与私营企业合资建成4个基层社农村日用品超市。分别是大田坝、鸡飞、柯街和耈街。由县社资产管理中心出资建成昌宁县鼎航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中心,为县供销合作社独资非公司企业,招聘6名从业人员,2015年实现收入24万多元,服务40多个农民合作社。筹资参股农民合作社(企业)4个,分别是泰华农产品开发联合社、温泉联席古茶树专业合作社、昌宁县农资公司、昌宁县盛鸿电子商务公司。实现县供销合作社在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等环节中,充分发挥部门作用,更好的关注“三农”、服务“三农”。 

分类推进,服务突出因势利导。结合各基层社在历次改革改制中差异性较大及服务“三农”能力减弱等共性问题,县联社在加强对基层社的管理中,坚持“立足实际、循序渐进、分类管理”的原则,明确县联社班子成员联系挂钩到各基层社,统筹指导基层社在服务“三农”方式上创新、能力上提升,恢复了13个乡镇基层供销合作社法人机构,明确了基层社法人,以农资经营、日用百货经营、领办农民合作社等方式,因势利导拓宽服务“三农”渠道。以卡斯社为代表的基层社采用新企业承接服务方式开展农资经营、生猪屠宰等经营服务;以柯街社、大田坝社为代表的6个基层社采用招商合作方式开展农村日用品经营服务;以勐统社为代表的3个基层社采用第三方托管方式开展多种经营服务;以温泉社为代表的2个基层社采用合作社承接方式开展产业带动经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