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405-X-/2020-0111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 | 2020-01-11 |
文号 | 浏览量 |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2020年工作要点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优质均衡县和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两大任务,创新党建提质效、改善基础补短板、严抓队伍提实力、强化措施创品牌、深化改革增动力、做好安全保稳定,推动全县教育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五化同步,推进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普惠化。持续推进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度推进县乡幼儿园结对帮扶力度,实施“1+4”帮扶模式(即1所县级园帮扶4个乡镇园),为每个乡镇培养5名以上骨干教师,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继续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按照每年25%的比例,完成33所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创建等级幼儿园20所,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95%以上;
2、义务教育均衡化。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启动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创建工作,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管理示范学校评估认定工作,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
3、高中教育优质化。持续推进昌宁一中、昌宁二中晋位升等工作,整合现有高中教育资源,构建“资源共享、教师互派、学生互培”模式,以职普融通为抓手,促进高中教育从单一化的升学预备模式向多样化的分类发展模式转换,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
4、职业教育特色化。深度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构建工学一体、产教融合的实训模式。在改善办学条件、优化专业设置、促进学生就业创业上取得新突破。持续在初高中毕业生、待业人员等开展“两后生”技能培训。
5、体育发展惠民化。持续推进“场地场馆均衡化、群众体育多元化、产业发展特色化”工程,启动昌宁县体育健身中心建设,完成全民体质健康监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组织开展好户外徒步、登山健身、青少年足球校际联赛和“园丁杯”篮球运动会等赛事活动。组队参加2020年保山市的第五届体育运动会和全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
二、狠抓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1、提升专业素质能力。“走出去、请进来”统筹推进,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实施教师业务素质能力提升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建立县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加快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全县教师人均年培训达72学时以上。
2、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根据现有办学规模、学校专业配置、培训置换等因素,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和教师流动调配管理办法,探索教师教学质量末位分流和富余教师分流机制,逐步减少临聘教师数量,促进教师配置均衡。聘任兼职教研员组建高中教研部,深入推进高中教学研究。
3、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建立新教师宣誓制度,将治理师德失范纳入专项督导和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范畴,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划定行为底线,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承诺、失信惩戒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三、立德树人,提升教育发展内涵。
1、创新育人模式。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推进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拓宽校外劳动实践途径。组织开展中小学师生研学旅行活动,积极开展研学旅行课程研究,积极申报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创建项目。
2、构建立体德育网络。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建立县级德育名师工作室,突出核心素养导向,积极探索“三全四课五立”育人新模式(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四课:课程、课堂、课业、课外;五立:立德、立志、立学、立行、立身),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工夫,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
3、强化艺术卫生教育。全面推进足球进校园建设,加大对初中、高中体艺工作的监测评估,开展好“一校一品”艺术特色学校评比。认真总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健全完善学校传染病防治长效机制,抓实学校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制定、健康教育、卫生整治、物资储备、应急演练等工作,强化校外培训机构整治,阻断疫情进校园,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深化改革,教体发展增效提质。
1、聚焦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职能,进一步落实教研员重点联系学校教研组制度,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研修模式改革,指导学校开展“问题”导向式教研。
2、聚焦课堂教学改革。聚焦“学为中心”课堂提升、有效作业优化、学习评价优化、教学常规优化等四大行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深化同学科学段融合研讨,促进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学融合。2020年高考实现高考600分以上人数达40人以上,一本上线200人以上,上线率12%以上,本科上线1000人,上线率55%以上;中考优秀人数200人以上,优秀率4.5%以上;小学市级统测年级优秀率、优良率分别达16%和40%以上。
3、聚焦科学备考工作。继续强化集体调研机制,深度推进教学质量监测反馈分析研讨,指导学校改进教学策略,为教学决策提供参考。聚焦作业评价改革,守住底线,践行“轻负高质”,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加强保障,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1、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以抓好学生德育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为重点,把好办学方向、大事决策、队伍建设,抓好师德师风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和对德育工作的指导,进一步落实“三加三联”党建校地联盟工作机制,创建4个主题鲜明的乡镇中小学校党建示范点,抓实教育扶贫,优化完善“互联网+党建”系列平台全覆盖运用工作;继续加强支部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达标创建工作,按39条标准和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六星”目标,全面实现66个党支部全面达标。
2、巩固提升教育扶贫。根据控辍保学“四查三比对”要求,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信息进行比对,精准定位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精准实施教育扶贫政策提供依据。按照“应助尽助”的原则,坚持资助政策宣传到人,保证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失学辍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5%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以内。
3、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亿元以上。新征地100亩以上。加快推进城南教育园区、职业教育园区、特殊教育学校扩建、温泉中学迁建、县城文化体育中心综合改造等项目用地、规划等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全力推进县第一示范小学迁建、昌宁一中扩建等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入使用。实施县城体育场跑道及足球场改造、昌宁二中扩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厕所革命”、健身步道、足球场地建设等项目。
4、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开展“平安昌宁”系列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预防溺水等的宣传教育、应急演练和排查整治,继续落实学校食堂“六T”管理,覆盖率达到100%,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创建省级平安校园1所、市级平安校园2所、县级平安校园5所。
5、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云南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项目投资410.96万元,完成22所学校义务教育专网与互联网融合、互动多媒体班级全覆盖、“1+N”视频互动教学设备配备、班级质量检测系统建设,完成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园网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