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405-X/20250822-00003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 |
公开目录 |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日期 | 2025-08-22 |
文号 | 浏览量 |
尊敬的吴艳、李加升代表:
首先,衷心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昌宁教育体育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你们在昌宁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给予中小学教师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帮助、指导的建议》(第63号),县人民政府交由县教育体育局办理。接到县人民政府交办件后,县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带头研究,分管领导牵头负责,责任股室具体落实。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统筹领导,建立健全心理健康工作机制
认真落实《昌宁县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发挥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职能作用,组织15名心理健康骨干教师负责划片乡镇开展视导,视导责任人每年深入划片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不低于6次。建设完成县级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提高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水平。
二、深化“五育”并举,发挥活动育心功能
一是突出德育实效。注重深化“以德育心”,推进中小学思政教育共同体建设,推广“五环思政“育人模式,将每年9月设立为“行为习惯养成月”。二是提升智力水平。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以智慧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进学生评价方式,改进教师评价方式,改进学校评价方式。三是强化体育锻炼。实施“壮苗行动”,高质量开展大课间、课后体育社团活动、奔跑吧体育系列活动,着力保证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休息15分钟。四是增强美育熏陶。“以美润心”实施美育浸润,广泛开展普及美育实践活动。开展第五届初中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润永昌”艺术展演活动。五是加强劳动教育。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组织开展2025年劳动教育周系列活动。
三、优化课程设置,夯实教育基础
督促学校落实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指导各学段学校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系统知识体系。明确心理健康教师工作量并制定考核办法,中小学每两周开设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每学期不低于18课时,中学每学期不低于16课时。利用主题班(队)会、微信、宣传栏、校园广播站、社团活动等开展学生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心理困扰。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心理健康教育周”,每年5月为“心理健康教育月”,结合实际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考试季对临考学生进行心理关爱,缓解考前压力。
四、加强监测预警,及时干预疏导
县教育体育局每年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落实学生“一生一档”心理成长档案制度,对重点学生实行“一生一策”预警和分类干预。
五、促进家校协同,形成教育合力
加快推进家校社“教联体”建设,通过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课堂等方式,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资源,向家长普及、推送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学校每学期举办至少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2025年以来,全县各级各类学校邀请校外专家和本校心理健康教师针对师生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30余场次,覆盖师生8000余人。
最后,恳请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昌宁教育体育事业发展!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
2025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