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93-8-/2021-0806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发改局 |
公开目录 | 工作总结 | 发布日期 | 2021-08-06 |
文号 | 浏览量 |
昌宁县发展和改革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1年7月28日
上半年,县发展和改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围绕县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确定,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达19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达143亿元的目标,努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县人代会确定目标,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0%以上、达190亿元。为确保目标圆满实现,我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提前谋划并抓好跟踪落实。一是拟定《昌宁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并通过县第十七届七次人代会审议,明确2021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目标任务。二是制定调度计划。联合县统计局,对支撑GDP增长的46项基础性指标进行反复测算,遵循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将目标细化到月到季并分解到各责任部门,按月召开经济监测领导小组会议,按季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做实指标通报、调研、分析,确保目标责任落实到位。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8亿元,增长9.2%(增速居全市第3位),两年平均增长5.5%(高于国家0.2个百分点,低于省级0.6个百分点,高于市级0.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18.6亿元,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4.5%;第二产业33.1亿元,增长8.8%,两年平均增长7.5%;第三产业27.1亿元,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3.6%。三次产业结构从去年的23:41.8:35.2调整为23.6:42:34.4,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8、3.7、3.7个百分点。
(二)项目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健全保障机制。制定了《昌宁县2021年项目建设高效化工作要点》,安排了全年投资任务、储备任务和重大项目推进任务。坚持“周报告、月调度、月通报、季督查、季开工”的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2个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二是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上半年,全县实施项目212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增长16.9%,低于全市0.7个百分点,完成市级下达年度投资目标142亿元的50.7%,超时序进度0.7个百分点,时序进度完成率居全市第1位,投资增速居全市第3位。三是强化资金争取。上半年共争取到项目资金1.9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4580万元,省预算内资金4540万元,省前期工作经费570万元。通过省财政厅审核2021年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个,即昌宁县城市停车场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申报额度需求1亿元。四是抓好项目储备。①储备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84个,总投资296.2亿元,计划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01.59亿元;②储备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项目5个,总投资80亿元,计划申请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2.1亿元;③储备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项目11个,总投资318.38亿元,计划申请省预算内前期工作经费1.3亿元;④储备2021年第二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0个,总投资226亿元,申报额度需求82.2亿元,项目已录入发改重大项目库。
(三)粮食物资储备工作
一是加大项目建设。县城粮油储备库项目竣工验收,县应急物资仓库、肉食品加工储备中心、卡斯粮点迁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二是加大粮食储备。按照省、市、县要求,认真抓好粮食储备;到期轮换储备粮完成网上竞价交易和出库工作。建成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8个,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修订完善了《昌宁县粮食和物资应急供应预案》和《昌宁县粮油保供稳价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粮食应急预案演练,保证在特殊紧急状态下粮食和应急物资供给的安全有效。三是抓好粮油食品市场流通监管。完成2020年社会粮油供需平衡调查及2021年4月末农户存粮专项调查。完成全县国有企业粮食库存检查和春季粮油普查工作各1次;同时配合县食安办开展粮油市场巡查1次,确保了国有企业库存和市场粮食安全。
(四)易地扶贫项目工作
通过县委、县政府统筹安排,在县级各部门和13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已全面竣工结束。并于2020年12月获得全国“十三五”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的称号。“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以来,计划搬迁安置4251户17309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户3253户13532人,同步搬迁户998户3777人。全县应拆旧复垦3896户,实际完成3896户,拆旧率为100%,应完成拆旧复垦1856833.6平方米,实际完成拆旧复垦1856833.6平方米。上半年重点抓好遗留问题整改,针对省、市、县各级各部门发现的新问题,认真做好整改,完成各项目整改15个。
(五)美丽县城建设工作
美丽县城启动以来,我县成立了以书记、县长任双指挥长的美丽县城建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县档案馆二楼,有9名常驻工作人员。围绕干净、宜居、特色、智慧指标,我县共实施美丽县城建设项目37个,总投资18.38亿元。目前,已建设完成4个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城市公厕建设、县城建筑垃圾处理厂、3个老旧小区改造、586座公共场所洗手台、11条县城主干道提升改造、美丽家居庭院创建等项目11个,累计完成投资7.46亿元,于2020年1月被省政府评为全省首批美丽县城。两年半来,我局抓实综合协调,认真开展“美丽县城”建设进度月报告、信息报送、汇报材料撰写等相关工作,积极配合县委、县政府和指挥部完成各州市多次莅昌考察调研,并在近期完成美丽县城创建以来成效汇报视频制作并上报省发改委,工作成效显著。我局牵头的茶元素主题街区累计完成投资14545万元,本年度完成投资10395万元。
(六)县项目前期办工作
一是项目前期办正常运转。今年3月,经报请县委、县政府同意,通过组织部从乡镇抽调9名熟悉项目工作的同志充实到项目前期办公室,抽调人员到岗后,及时开展了项目投资、政策导向、中央省市内资金支持领域、专项债申报、产业政策、各级部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等业务基础知识学习和专题培训,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二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运用了“县项目办+项目单位+中介机构”的“1+1+N”模式来推动项目前期工作。上半年重点推进项目前期43个,绿色载能硅基产业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完成可研编制、专项债实施方案编制并通过市级审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完成可研初稿;卡斯污水处理厂、橄榄河温泉旅游度假区、茶叶综合交易市场等10个项目已完成现场踏勘,转入内业。三是乡村振兴示范点规划编制工作稳步推进。我局已委托西南大学开展柯街镇和卡斯镇乡村振兴示范带、漭水镇和温泉镇乡村振兴示范带2个总体规划和柯街镇芒赖社区、柯街镇华侨社区、卡斯镇卡斯社区、温泉镇联席村、漭水镇漭水社区、漭水镇河尾社区6个乡村振兴详细规划编制工作,西南大学已于5月份提交初步编制成果,经项目前期办内审并征求了行业主管部门、乡镇意见,已将修改意见通报至西南大学,目前正在对规划文本进行修改完善。四是项目建设高效化周报告工作按时开展。根据《昌宁县项目建设高效化2021年工作要点》,严格执行“周报告”的工作推进机制,各责任单位和乡镇每周二对列入县级领导挂钩重大投资项目、重点推进项目、重点前期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进行“周报告”,由项目办汇总,报县政府督查室,从2017年开始到今年连续五年。截止目前,已收集汇总9期并形成专项周报告,上报政府督查室后,呈政府主要领导阅。
(七)其他重点工作
1.产业发展、数字化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牵头编制完成《昌宁县发展数字化2021年工作要点》。二是储备并报送了新基建项目二批121个,计划总投资1279.53亿元,其中:储备新型城镇化项目119个,总投资1239.03亿元。新材料产业项目2个,总投资40.5亿元。
2.能源工作开展情况。一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电力装机18座,电力装机11.877万千瓦。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1座,110千伏线路9条,线路长度为302.08千米;35千伏线19条,线路长度为320.87千米。10千伏线路2207.29千米,配电变压器2805台。共有加油站38家,2019年1月1日零时起,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使用国VI(B)标准车用汽油、国VI标准车用柴油,目前运行正常;建成充电站4座,小区摩托车充电桩417个。二是能源各项工作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21年1—6月,完成发电量13018.63万千瓦时,其中:水力发电3668.38万千瓦时,风力发电9350.25万千瓦时。完成用电量24760.56万千瓦时,增长26.6%。完成成品油销售2.2231万吨,增长3.2%。截至2020年底,全县9家煤矿企业全部关闭退出,退出产能75万吨。三是2021年能源项目实施情况。今年将重点推进2014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结余资金增补项目工程(总投资2500万元,目前完成投资1357万元,年度完成投资2500万元)和2021年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总投资3628万元,目前取得项目核准,正在开展设计工作,已下达中央资金计划487万元);推进天然气管道建设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年底确定有实力的投资业主;计划建设充电桩2座(佳阳写字楼、县电力公司内),完成投资350万元左右。
3.价格工作开展情况。一是价格监测工作。主要做好全县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服务价格、经济作物(甘蔗收购)、粮油禽蛋等农副食品、建材价格等常规监测工作,按时上报国家价格监测预警系统相关数据;元旦、春节期间重点加强了对民生商品的价格监测;同时做好春耕期间农资价格监测工作。二是收费管理工作。完成2020年度行政事业性收费统计工作,录入“国家发改委市场价格管理系统”的33个行政事业单位,涉及收费项目20项,收费总额4182.5万元,同比减2.5%。根据文件要求收费标准降低30%的规定,降低收费标准2项,即“城市道路占用、挖掘修复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2020年度因降低收费标准减少收费27.84万元。三是成本监审工作。根据《云南省长江经济带污水处理定价成本监审实施方案》,完成昌宁城源污水处理厂2017—2019年污水处理成本监审工作。四是农产品成本调查工作。完成2020年度10个品种的常规调查汇总,完成2021年度农户存粮售粮情况和购买农资情况调查,完成1—5月大、中、小规模生猪养殖成本收益调查。五是价格认定工作。2021年1-6月,完成价格认定案件148件认定标的金额337.44万元。
其他体改、招标、以工代赈、党建、党风廉政、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正常推进,汇报完毕。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重要经济指标增长未达预期,经济增长压力较大
上半年GDP增长较一季度回落6.2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全国(12.7%)、全省(12%)、全市(9.5%)平均水平3.5、2.8、0.3个百分点。从支撑GDP核算的42个指标看,达到或超过目标任务的仅有15个。有1个指标一季度反馈用于核算而上半年未反馈(证券交易额增速)。其中,比重较大的3个指标均差目标较大: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5%,低于目标任务13.5个百分点,拉低经济增长2.1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长33.8%,低于目标任务51.2个百分点,拉低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减少8.3%,低于目标任务14.3个百分点,拉低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该3个指标是影响我县上半年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二)下半年投资支撑严重不足
全县截止6月在库项目212个,虽然在库项目个数多,但投资额小,大项目少、支撑力弱,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19个,占项目总数8.96%。
下半年,在库可出数的82个项目可支撑投资24.39亿元,其中通威高纯晶硅单个项目支撑11.35亿元,剩余80个项目可支撑投资仅为13.04亿元。差任务50.77亿元(县级下达目标任务147亿元)。
(三)经济增长后劲乏力
进入5月以来,由于降雨量仅为上年的两成,持续干旱造成小春作物、茶叶等重点农作物减产,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生猪价格的大幅下滑,严重影响畜牧业产值;受保山电网错峰让电影响,对保山市所有硅生产企业安排错峰停产让电,我县贞元硅损失的产值无法弥补。今年退库工业企业增加,预计12户退规企业产值基数为8.3亿元,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乏力。同时受疫情形势影响,服务行业加快复苏的不稳定性增多,经济在正常区间内回落迹象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建议
(一)抓重大项目开工,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围绕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达143亿元的目标,全力抓项目、稳投资。 一是抓实重大项目开工。举全县之力,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掀起下半年开工热潮。8月份,要实现保山坝大型灌区、永顺府、县中医院住院楼全面开工,年内分别完成投资10亿元、2.7亿元、1亿元;9月份,要实现永昌高速、瑞祥和府地产、碧桂园地产全面开工,年内分别完成投资30亿元、1.5亿元、1.5亿元;同时积极配合市级抓好弥渡至昌宁、昌宁至链子桥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二是抓实在建项目进度。加快推进昌保高速、县人民医院迁建、示范一小迁建、昌一中运动场、残疾人康复中心、立新水库、佳阳写字楼等在建项目的进度,尽快竣工投入使用。三是抓实项目谋划储备。充分发挥1+1+N的项目前期办工作机制,在项目库中挑出一批可行性高、落地快、符合产业政策、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前期计划表,有序推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加大对项目前期的投入,加强要素保障,提高项目成熟度,为争取上级预算内资金和专项债的发行打下坚实基础。在全县形成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前期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项目工作局面。四是抓实投资机制建设。持续健全县级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制度,严格执行“周报告、旬督查、月调度、季开工”的联动推进项目工作机制,抓实投资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各项重大项目顺利完成年度目标。
(二)抓重点经济指标,全力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围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的目标,加大主要指标分析研判力度。一是抓实工业。全力推进通威一期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建设进度和通威二期6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前期工作进度,确保一期年底建成投产、二期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年产20万吨硅砂提纯项目建设进度,确保12月建成投产;加快年产24万吨饲料加工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年底开工建设。加大工业企业调研和业务指导,三季度将恒茂免烧砖厂1户企业纳入规上企业,四季度将龙马中药饮片厂、和润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2户企业纳入规上企业,形成新的工业经济支撑。二是抓实建筑业。抓实县内建筑企业报数指导工作,做好企业季度任务分解,扎实做好相关报件支撑,强化报件逻辑关系,不断提高建筑业产值。对县内建筑企业到县外开展业务的予以鼓励。三是激活消费。加大限上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年内新培育限上商贸企业6户以上,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抓好柯街•中煤温泉小镇、宁熙苑等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统计,确保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0%、达8万平方米。加快推进漭水黄家寨古茶公园、鸡飞温泉景区启动4A级景区创建,勐统贡茶庄园、田园镇龙潭景区开展3A级景区创建;打造以卡斯农业示范园、昌宁红景区、三道桥景区漭水黄家寨古茶公园等为代表的旅游研学基地,深挖文化节庆活动、深挖文创旅游商品,推动文旅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抓项目督促问效,全力抓好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强化重点前期项目进度跟踪。对目前已开展的重点前期工作项目,按季度工作月度跟踪落实,重点推进12个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提高项目前期工作的深度、广度、成熟度。昌宁县第一中学中长期规划项目要完成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昌宁县茶叶综合交易市场建设项目、昌宁县智慧政务建设项目等9个项目要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昌宁县大田坝镇以工代赈后扶项目要完成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二是充实全县项目储备。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资金支持方向,加快下半年需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储备、谋划,为明年的项目资金争取打下坚实基础,今年7月份提出第二批可行性高、落地快、符合产业政策、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前期计划表,并及时启动前期工作。三是继续抓好“周报告”工作。及时开展“周报告”的收集汇总工作,并按时上报政府督查室,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四)抓项目巩固提升,持续推进美丽县城建设。一是配合“美丽县城”指挥部对美丽县城建设存在的短板进行再分析,并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部门,对美丽县城建设成果进行提升和巩固,确保通过美丽县城“回头看”验收;二是加快市政道路建设、空中线路规范整理、高速公路入口、公共体育场及足球场提升改造、外立面改造、智慧县城等城市更新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处理厂、云茶·1958主题街区等项目建设。
(五)抓好粮食稳价保供,确保社会消费品市场平稳。一是持续抓好价格监测工作,对粮油、肉食、农资等关系民生的商品,加强监管,确保市场总体平稳。严厉打击哄抬物价行为,保障市场稳定供应。二是抓好储备物资管理。加强粮食市场管理,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保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粮食保管日常监管工作,确保轮换计划的粮源落实到位和储粮安全。三是加强能源市场监测。确保油电煤气等供应平稳,加大安全检查,确保能源销售、使用安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抓好防洪度汛等安全生产工作,确保17个小水电站、松子山风电场不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六)抓好其他工作,确保体改、招标、以工代赈、党建、党风廉政、信用体系建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正常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