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MB1020396X/20251022-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5-10-2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荣获“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

近日,保山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暨文明城市建设专题会议在保山召开,昌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荣获保山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荣誉背后,是全局以“绣花功夫”深耕城市治理、以“为民初心”厚植文明土壤的生动实践。

党建引领聚合力,把准文明创建“方向盘”

始终将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深度融合,以“红色引擎”驱动城市治理提质增效。一方面筑牢思想根基,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将文明创建要求融入执法工作各环节。另一方面,强化先锋引领,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重大活动保障、专项整治行动中组建“党员突击队”,让党旗在城市治理一线高高飘扬。

队伍建设提效能,锻造文明执法“先锋队”

围绕“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标准,着力打造适应文明创建需求的执法队伍。 2025年,针对性组织开展了《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法解读及运用》《文明执法与冲突化解策略》等8个专题培训,累计培训执法人员480人次,切实提升队员规范执法、柔性服务能力,保障执法过程“零投诉、零争议”。同时,严明纪律作风,制定《文明执法行为规范》,推行“着装规范、语言文明、程序合法”三项要求,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定期开展纪律作风督查,2025年未发生一起违规执法事件,队伍公信力显著提升。

志愿服务暖民心,激活文明共建“新动能”

依托“综”心向党·“执”为昌宁服务品牌,组织干部职工投身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传递文明温度。组建“市容维护”“设施检修”“政策宣讲”3支志愿服务队,2025年累计走进社区、学校、商圈开展志愿服务60余次,免费为群众检修路灯、清理杂物、讲解城市管理法规,惠及群众2000余人次,推动形成“全员参与、共建共治”的文明创建氛围。

精细治理提质效,绘就文明城市新图

在城市治理实践中,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让文明底色融入城市肌理。聚焦市容秩序,擦亮城市“面子”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2025年圆满完成第三届“昌宁邀您来采茶”文旅节、云南美丽乡村户外运动嘉年华等20余场重大活动市容保障任务。通过“宣传+规范+整治”三维联动,开展“净街靓巷”专项行动,累计整治流动摊贩、出店经营等违规行为520起,拆除违规设施50处,清理非法小广告80处。创新推行户外广告“公司化运营”,设立8个便民广告粘贴点,清涂墙体小广告2万余张,彻底破解城市“牛皮癣”难题;配合交管部门安装人行道隔离桩、优化300余个共享单车点位,处置乱停乱放行为550起,让城市秩序更井然。聚焦环境提升,涵养城市“气质”推动环卫作业精细化,实现县城区95.3万平方米保洁面积、23条主次干道及6个公园广场“每日两清扫两清洗”,右甸坝区生活垃圾全集中收运。用“法、源、算、借、合、引”六字诀规范建筑垃圾管理,遏制乱象滋生;确保生活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处置线规范运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让城市环境更洁净。聚焦设施维护,夯实城市“里子”精细化管护18.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补植乔木100株、灌木地被1800平方米,绿化完好率达99%;保障1.57万盏路灯高效运转,维修路灯600盏次、更换电缆500米,亮灯率稳定在95%以上。15座市政公厕全部达标“三无三有”标准,7个市政洗手台定人定时管护;修复下水道井盖40处、清掏堵塞管道2000余米,让城市功能更完善。 聚焦安全保障,守住城市“底线”将安全工作贯穿治理全过程,汛期组建应急队伍协助防涝,全年排查绿化树木倒伏隐患3次、更换缺损井盖30余个、消除市政用电隐患20余处。强化对环卫、共享单车等企业的安全监管,督促制定应急预案、落实安全措施,实现重大节点安全事故“零发生”,让城市运行更安心。 聚焦惠民服务,传递城市“温度”深入推行住建部“721”工作法,将70%的问题用服务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解决。通过行政指导、提醒、帮扶等柔性手段,化解矛盾纠纷,让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真正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

下一步,昌宁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精细治理中持续释放文明力量,在办好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和宜居宜业水平,用更大的担当与智慧,让文明之花在千年茶乡常开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