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3970T-/2022-0530002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民宗局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2-05-30 |
文号 | 浏览量 |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出台了一个《办法》一个《计划》
近日,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印发《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命名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实施“枝繁干壮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枝繁干壮工程》)。
关于《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涵盖了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基地工作的理论背景、文件依据、目的意义、基地类别、推荐申报、评审公示、命名授牌、组织管理等具体内容和事宜。
《管理办法》明确,基地将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工程类、革命历史纪念类、科研教育文博类等3个类别。申报工作坚持自愿申报、逐级推荐。云南省民族宗教委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定期对基地进行考核,原则上基地建设周期为3年,到期后根据考核结果重新命名。
关于《枝繁干壮工程》
《枝繁干壮工程》围绕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点抓好8个专项工作,分别为着力抓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民族地区文化惠民、民族文化精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研究、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边疆文化安全专项工作。
《枝繁干壮工程》明确3年工作任务目标和单年度工作任务清单,工作任务清单根据每年度的具体工作要求而作相应的调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管理办法》和《枝繁干壮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云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切实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