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32-4-03_F/2018-0313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统计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18-03-1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2017年规模工业运行浅析

2017年昌宁县以生物资源加工为重点,按照工业“聚集化、链条化”的发展思路,抓产业、建园区、扶企业,全县规模工业经济总量壮大,主导作用增强,质量效益提升。

一、基本情况

2017年末规模工业企业48户(含小湾电站1户),年内新增6户。其中重工业14户,轻工业34户。从行业上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1户,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户,农副食品加工业21户,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12户,纺织业1户,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2户,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户,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户,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2户,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1户,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3户。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745603万元,同比增长17.5%,实现增加值196730万元,同比增长13.8%(可比价),增速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三位;实现销售产值729819万元,同比增长18.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9624万元,同比增长22.9%,主营业务成本539271万元,同比增长22.6%;利润总额57874万元,同比增长20.9%;亏损企业2户,亏损额642.3万元。规模工业经营状况有所改善,整体效益提升。

二、主要特点

(一)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完成产值498819万元,同比增长18.3%,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66.9%;重工业完成产值246784万元,同比增长16.1%,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3.1%。

(二)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占比大。农副食品加工业全年累计完成现价产值282227万元,同比增长19.5%,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37.8%。其中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业产值231101万元,同比增长17.3%;制糖业产值38191万元,同比增长17%;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8036万元,同比增长23.2%。

(三)电力行业贡献大。电力行业实现增加值42958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21.8%,其中小湾电站实现增加值38258万元,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的19.4%。

(四)12个主要行业产值“11增1降”。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12523万元,同比增长21.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17616万元,同比下降15.0%;农副食品加工业完成282227万元,同比增长19.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完成190950万元,同比增长21.9%;纺织业完成18721万元,同比增长16.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完成60603万元,同比增长6.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完成16271万元,同比增长1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完成6881万元,同比增长23.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完成52749万元,同比增长28.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净增产值6033万元;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完成14643万元,同比增长3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66386万元,同比增长0.1%。

三、存在问题

(一)产业结构有待调整。48户规模企业中,34户轻工业基本上是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精制茶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106370万元,增加值率21.3%;14户重工业实现增加值90360万元,增加值率达36.6%。

(二)规模企业规模小。全县48户规模企业,数量可观,但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弱,真正有实力、有规模的不多,占支撑产值主要位置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季节性生产突出,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经营受市场影响最大。产值在一亿元以下的企业就有23户,几乎占了一半;产值最大、支撑最有力的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小湾电站)产值58081万元,也是县外企业。

(三)用电量、产值能耗不匹配。轻工业消耗电力2866万度,占总耗电量的5.9%,单位产值能耗0.0564吨标准煤/万元;重工业消耗电力45838万度,占总耗电量的94.1%,单位产值能耗0.3658吨标准煤/万元,是轻工业的6倍多。

(四)新纳规企业贡献小。新纳规企业的培育工作成效不明显,全年纳规企业6户,户数可观,但规模小,贡献小,6户企业产值仅31161万元,工业增长总体支撑乏力。

四、工作建议

(一)抓运行监测。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趋势、产供销各环节进行跟踪监测预警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确保企业平稳运行,防止工业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二)抓招商引资。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机制,构建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时限明确的工作体系,着力引进一批有投资实力、有销售市场、有核心技术、有税收贡献、有管理经验、有成长潜力的“六有”企业。

(三)抓“培规纳规”。把培育企业工作作为促进工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突破口。一是加强对主营业务收入1500-2000万元企业的监测,达到升规条件的按规定申报纳规;二是要认真做好当年新开工企业纳规工作,对主营业务收入已达到2000万元的企业,工信部门要主动对接企业,统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做到达标一户,申报一户。

(四)抓园区建设。以“建设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依托茶叶、核桃、生猪、蔬菜、木材、硅矿等资源优势,以培育支柱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为重点,不断推进园区特别是保山工贸园区昌宁园的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