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4-1-15_A/2018-0328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人社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18-03-2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站在最前沿看劳务输出现状走在第一线谋劳务输出策略

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在县人社局、团县委以及昌宁金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共同配合下,顺利完成了2018年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的护送工作,站在了精准扶贫的最前沿见证了劳务输出的风起云涌,处在了务工人员各类矛盾的风口浪尖。既要运筹帷幕,把握大局,更要及时分析问题,处理好务工人员的各类矛盾。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农村第一线谋划劳务输出新策略,真正让劳动力转移就业成为农村脱贫攻坚投入最少、风险最小、见效最快的途径。

一、劳务输出现状分析

第一,组织输出难度大。从劳动力的供方来讲,劳动力自身“家乡宝”、疑心重、牵绊多等因素加上各级负有组织职责的党政部门特别是负有宣传、动员、组织职责的乡、村、组干部,认识不到位,责权不明等问题,是导致劳动力转移组织难的主要原因。

第二,资源整合不及时。一是交通运输部门和劳务输出部门沟通对接少,务工人员出行成本高(主要是时间和物质成本),特别是春运期间较为突出;二是4个招商分局资源广,直接对接企业的机会较多,但是任务单一,没有充分发挥服务职能;三是大数据思维缺失。全县各系统或各部门在脱贫攻坚等领域形成的有效数据没有及时的整理、汇总和分析,并运用于劳务输出工作中。如教育系统中最广泛的师生资源,挂包帮过程中各单位统计的务工人员信息等,资源浪费突出;四是培训对象和输出对象比例失调,出现培训对象多数没有输出,输出对象多数没有培训的现象,容易导致输出对象在外务工稳定性差。

第三,跟踪服务不到位。在做好输出的同时,要定期对输出人员在企业的工作状况、生活情况、健康问题进行回访服务,既要让他们安心工作,更需要在服务中找标杆、树典型、出示范,做到输出一人带动一片,影响一方,同是也要结合脱贫攻坚各阶段工作任务,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家人的走访慰问工作。

第四,返乡创业政策少。目前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较少,激励机制不到位,服务窗口缺失。在创业用地、用水、用电以及税收方面没有明确的政策支持。

二、劳务输出策略思考

一是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跟踪服务工作以及困难家庭成员的走访慰问工作,让务工人员安心,家里人放心,筑牢为人民服务的底线;

二是结合当前工业型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的逐步普及,在做好现有劳动力转移的同时,要加快培养能为机器人编写程序以及维修机器人的技术型人才,并向建档立卡户子女倾斜;

三是针对当前全国特别是江苏、广州、深圳一带的劳动力市场混乱,遍地是人力资源公司的形势,加大对本地人力资源公司的培育力度,规范地方劳务市场,逐步杜绝没有劳务输出资质的单位或个人做劳务工作的现象,保障当地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减少外出务工的风险和成本,依法有序输出当地劳动力,促进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四是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抓实抓牢抓好,充分运用好劳动力输出过程中庞大的人的资源,整合4个招商分局的各项优势,做强做大做优劳务引商和劳务促销地方农产品工作;

五是在做好全县现有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把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劳务输出工作中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将“昌宁劳务”品牌化、规模化、多元化;

六是收集含职业技术学校在内的外出务工人员工作情况,将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和奖励,做到全县树一标杆,乡镇树一典型,村级树一示范,让务工人员学有榜样,干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