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4-1/20250725-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人社局
公开目录 就业工作 发布日期 2025-07-2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四位一体”就业帮扶筑牢灾后民生保障

进入汛期以来,昌宁县坚持“防汛救灾与民生保障”两手抓,在全力应对暴雨灾情的同时,紧盯群众就业增收核心需求,推出“摸排+送岗+培训+扶持”四位一体就业帮扶机制,通过精准施策稳就业、保民生,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精准摸排,建立就业帮扶“一本账”。构建“乡镇统筹、村级落实”联动机制,组织各村全面摸排群众务工意向、技能需求和创业意愿,分类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针对耈街、珠街等受灾严重地区烟农群体,迅速启动灾后就业帮扶专项排查,落实“一对一”就业跟踪服务,确保受灾群众“就业有路、增收有方”。

广拓渠道,送岗上门“零距离”。通过召开人力资源机构对接会,整合县内外岗位1080个,涵盖本地零工、省内果蔬工、省外汽配电子普工及国外建筑安装等多元岗位。与县内施工单位建立用工动态对接机制,实时征集、发布岗位需求,促进就近就业。对受灾严重、无力外出、无业可扶的脱贫户及监测户适当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并落实补贴政策。开展“送岗上门”活动,组织专场招聘会并设立受灾群众求职绿色通道,显著提升人岗匹配效率。

技能赋能,培训对接“产业链”。启动年度第二批520人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开设电工、无人机驾驶、茶叶加工、网络创业等6个市场紧缺工种培训,同步征集下一批培训需求。针对受灾烟农群体,专项增设农业复产技术、农产品电商等应急课程,助力快速恢复生产、发展贡菜等产业,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

创业护航,政策服务“暖民心”。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有转型意愿的受灾农户,优先发放30万元以下创业担保贷款,并组织创业导师团提供“一对一”指导。联合农业部门专家赴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帮助烟农发展替代产业,形成“创业扶持+技术支援”双轨帮扶模式,持续增强灾后发展韧性。

截至目前,昌宁县已组织线上线下“送岗上门”专场活动3次,进场人数300余人,为有务工意愿受灾群众精准匹配岗位39个,灾后就业帮扶工作成效显著,为稳就业、促增收、助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