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4-1/20250424-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人社局
公开目录 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 2025-04-24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4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是昌宁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科级。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行政编制30名。其中,正科级领导职数1名:局长1名;副科级领导职数3名:副局长3名。股所级领导职数9名。2024年,本单位共有编制70名,其中:公务员编制30名,参公管理事业编制17名,事业编制16名,机关工勤编制7名;实有在编人员64名,公务员编制27名,参公管理事业编制15名,事业编制15名,机关工勤编制7名。公益性岗位16人,其他临时人员3人。2024年调出1人,退休2人。

局机关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股(党建办公室)、规划财务和基金监督股、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工资福利股、劳动保障监察股(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劳动关系和信访股、社会保险股、就业促进股9个职能股室,下属昌宁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昌宁县社会保险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三个事业单位。

贯彻执行各级关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政策,拟订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政策草案,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负责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中介机构的指导、管理、监督。负责全县促进就业创业工作,拟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县就业、失业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统筹推进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贯彻执行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及其补充保险政策和标准。负责就业、失业和社会保险基金的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拟订应对预案,实施预防、调节和控制,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和社会保险基金总体收支平衡。贯彻执行劳动关系政策,负责全县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牵头推进深化职称制度改革,贯彻落实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继续教育管理等政策,统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选拔推荐和培养工作,执行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落实职业资格制度和职业技能多元化评价政策。牵头实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招聘、聘用合同、档案管理等人事综合管理工作,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管理政策。执行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企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贯彻执行企事业单位人员和机关工勤人员福利和离退休政策。会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农民工工作的综合性政策和规划,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二)部门绩效目标设立情况

一是夯实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增收。进一步优化就业“幸福里”社区运营服务,嫁接新业态、注入新动力,做好就近就地就业引导,聚焦昌宁茶叶、甜龙竹、野生菌等特色产业,积极探索“幸福里+N”模式;积极申报省级创业街区,充分利用“昌宁县红茶产业创业街区”,按照“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业集群思路,激活创业热情、优化创业环境、提高创业实体存活率。调整劳务品牌建设发展思路,基于昌宁县茶产业合作协议在2024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上成功签约,我县“昌宁茶工”劳务品牌将从区域劳务品牌调整为企业劳务品牌,与重庆“西大茶人”劳务品牌建立合作,整合西南大学昌宁茶叶科技小院、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室等力量,畅通茶行业技能人才流通渠道,同步提升劳务品牌和昌宁红茶影响力,并争取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

二是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织密民生安全网。深入贯彻落实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确保改革任务平稳推进。全面补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高档次缴费和失业保险扩面提质增效方面的短板,强化部门联动,压实工作责任,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精准锁定扩面对象,“线上+线下”广泛宣传动员,引导中青年人员优先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鼓励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员选择高档次缴费,确保全面完成扩面任务。

三是稳步提升人事管理水平,增强发展活力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县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校园招聘、公开招录、柔性引才等方式多渠道引进所需人才,鼓励乡镇和农林水等产业部门拿出一定岗位开展校园招聘,引进紧缺人才。积极推荐申报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争取年内新增1家,借助省内外专家力量培养我县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人才;落实人才服务基层相关政策,优化人才流动机制,鼓励县级中高级职称专技人才下沉到乡镇一线,开展“师带徒”人才培育工作,为乡村振兴夯实人才基础。

四是提高劳动关系治理效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用好用足行政、刑事、司法、惩戒等手段,加大对恶意欠薪、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查处与打击力度,依法向司法机关移送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案件,同步开展失信联合惩戒,重拳打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4年财政拨款收入13185.63万元,其中:项目收入5088.8万元,占总收入的38.59%;基本收入8096.83万元,占总收入的61.41%。与上年5469.35万元相比增加7716.28万元,增加141.08%,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属于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全县3397人统筹外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由我单位发放。

2024年财政拨款支出13185.63万元,其中:项目支出5088.8万元,占总支出38.59%;基本支出8096.83万元,占总支出61.41%。与上年5469.35万元相比增加7716.28万元,增加141.08%,主要原因是我单位属于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全县3397人统筹外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由我单位发放。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合理编制预算,按要求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度预算,并严格执行预算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密切关注预算执行情况,与各股室积极沟通,详细了解其业务需求,及时调整资金分配,确保预算覆盖各项工作的资金需求。认真贯彻执行相关财务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建立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管制度,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建立财产物资管理制度,规定了财务收支审核、审批程序,按规定开设银行账号,建立银行款项核对制度,按期与银行核对账目,保证账账相符、帐实相符,确保资金安全。

(五)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24年“三公经费”支出7.74万元,与上年决算数8.25万元相比减少0.51万元,减少6.18%;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6万元,与上年持平;公务接待费用1.74万元,与上年2.25万元相比减少0.51万元,减少22.67%,主要原因是上级部门调研、督导督查减少,公务接待费用减少。2024年本单位没有新购置公务用车;目前公务用车保有量2辆;没有因公出国(境)情况;国内公务接待28批次118人次。

强化预算约束,在编制年度预算时,详细梳理过往支出情况,结合本单位实际需求,对“三公”经费预算进行细致的调整,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坚决杜绝超预算或无预算安排支出的情况,对每一笔“三公”经费支出都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支出合规、合理。

规范支出流程,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及报销流程,利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公务卡结算相结合的方式,对原始票据审核、支付申请受理、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公务接待前需填写接待审批单,明确接待事由、对象、人数等信息,经审批后方可进行接待活动;接待结束后,凭正规发票、接待审批单、菜单等相关凭证进行报销,确保每一笔接待费用都有据可依。借助公务用车管理信息化平台,对公务用车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包括车辆位置、行驶轨迹、行驶里程、油耗等信息;通过政府采购系统与定点服务商签订维修保养、燃油采购、保险业务合同,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采购;鼓励公务人员在公务出行中优先选择公共交通工具、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公务用车使用频率。

二、绩效自评组织情况

(一)前期准备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按照《昌宁县财政局关于2024年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及财政绩效评价有关事项的通知》(昌财发〔2025〕39号)要求,加强领导,明确目标,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的财政支出绩效自评小组,认真对照绩效目标开展好我单位绩效自评工作。

(二)组织实施

各股室部门根据涉及项目进行绩效自评,并将相关材料及数据上报财务室汇总。财务室对收集数据进行审核,检查完整性、准确性和真实性;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对项目在投入合理性、过程规范性、产出达标性、效益显著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确定绩效等级;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撰写报告。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产出情况分析:2024年财政预算拨款总支出13185.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096.83万元、项目支出5088.8万元,资金支出保障了全县3397人统筹外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按时补充创业担保基金置换失业保险基金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中央专项资金;项目的实施支付了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社区(村)基层治理专干待遇补助、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见习补贴、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等。

(二)效益情况分析:县财政拨款收入足额到位,保障了我单位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为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

(三)满意度情况分析:预算执行能及时支付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城镇公益性岗位补贴、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见习补贴、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补贴等;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是线上申报审核难度大,线上申报未经乡村两级审核,县级对申请人员提交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审核难度加大;由于部分申请人员无社保卡或社保卡功能异常,长期在外务工不能回户籍地办理社保卡或处理社保卡异常问题,导致补贴资金不能及时发放。下步工作中,持续加大一次性交通补助政策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率;压实责任,加强资金监管及审核发放,确保资金安全,应补尽补。

二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等基础工作需依靠乡镇、村(社区)经办人员完成,因此乡镇、村(社区)社保业务经办人员须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保经办内控管理;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还深入不够,参保人对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概念不深,缴费档次普遍偏低,城乡居保最低缴费档次占比较高,高档次缴费占比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动员,转变群众固有观念,选择高档次缴费,享受更高水平养老待遇。需加强领取待遇人员的待遇领取资格确认工作,征收保费过程中因特殊情况收取现金代缴的需严格做好台账登记,以便查询。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情况

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既是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基本前提,又是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增强资金绩效理念、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资金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得分99分。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高度重视绩效管理工作,成立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绩效评价;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定期汇总存量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资金使用进度,通报预算执行进度;不断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实际,制定完善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将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环节。

七、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