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410-5-04_A/2016-1009002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财政局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16-10-09 |
文号 | 浏览量 |
近年来,昌宁县积极探索“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管护模式,始终坚持建设美丽宜居村寨,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阳光政策的最大作用,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坚持“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根据“谁建设、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管护主体和相关责任,做到建管结合,使建成的“一事一议”项目充分发挥效益,村容干净整洁,村民安居乐业。
一是落实管护责任。所有的竣工项目,由村两委制定因地制宜的管护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制度规范、落实到位,确保工程永久完好,正常使用。
二是提高管护标准。以分户管理和专人管护相结合的方式对建成的“一事一议”项目进行管护,分户管理部分由受益农户按项目实施内容包干到户,做到定期检查、定期维护、定期保养,群众间相互监督,相互评比。日常管护部分通过按照民主议事制度推选的管护人员进行专人管理,报酬由受益户共同承担,接受村民监督。
三是创新管护机制。村内道路做到路肩整洁不积水、无堆积物、无杂草,边沟排水畅通、路面与路肩不脱节、管养及时,路面整洁、排水良好。活动场所干净整洁,场所的开放、设施设备的检修与维护,使用做到有过程、有记录、有实效,财产管理要求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并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水利设施定期检查,渠道、出水口完好,保证正常运行,渠道要及时除草、清淤、疏浚。其他一事一议项目的管护,必须经常检查,及时修补,保证长期完好地使用。
四是搞好建后管护宣传。利用广播、墙报等形式在项目村对建后管护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提高村民认识和管护自觉性,做到家喻户晓,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设施的利用率,形成人人爱工程、管工程的良好氛围。
五是实行管护监督奖惩制度。把项目建成后期管护制度编入“村规民约” ,所有村民积极监督,成立项目管护小组,对有意破坏行为的单位或个人积极举报者,给予适当奖励;对项目设施有损坏的任何单位或个人,按照“村归民约” 视情节给予处罚,并限期修复。
【昌宁县财政局 张娟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