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10-5-/2021-0625003 发布机构 昌宁县财政局
公开目录 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 2021-06-2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档案馆2020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1.主要职能

一是接收全县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保管到期的档案。二是收集、征集、整理全县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三是对馆藏档案进行管理、保护、鉴定和统计,确保馆藏档案、资料、信息安全。四是依法向社会开放档案,利用馆藏档案为社会各界、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五是推进馆藏档案信息化工作,规划建设数字档案馆。六是开展档案学术研讨,开发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七是完成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2.机构、人员情况

昌宁县档案馆人员编制总数9名。领导职数:科级领导职数3名,其中馆长1名(正科级),副馆长2名(副科级)。内设办公室、征集编研股、管理利用股三个股室。档案馆现有馆长1名、工作人员3名,共4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1.职责履行良好:科学安全管护馆藏档案、推进档案信息化、做好档案接收进馆工作。

2.履职效益明显:为单位和个人提供档案查阅利用、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推进档案管理规范化、馆藏档案及档案信息安全、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满意度达90%以上。

3.预算配置科学:预算编制科学、基本支出足额保障、确保重点支出安排、严控“三公经费”支出。

4.预算执行有效:严格预算执行、项目组织良好、“三公经费”节支增效。

5.预算管理规范: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公开及时完整、资金管理使用规范有效。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20年县档案馆收入120.74万元,与2019年的174.48万元相比,减少53.74万元,减合30.8%。其中:基本支出109.2万元,同比上年174.09万元减64.89万元,减合37.27%;项目支出9.32万元,同比上年0.39万元增加8.93万元,增合2289.74%。增加原因是综合档案馆已投入使用,财政暂无财力将项目欠款纳入预算。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县档案馆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和精神,相继完善了《昌宁县档案馆财务管理制度》《昌宁县档案馆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昌宁县档案馆合同管理制度》《昌宁县档案馆资产管理制度》等,不断细化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通过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益,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本次绩效自评指标分为四大类,总分100分,分别是投入指标15分、过程指标30分、产出指标30分、效果指标25分。具体明细如下: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分值

评分标准

投入

(15分)

目标设定

(7分)

绩效目标是否设立

3

绩效目标用以反映和考核整体绩效目标与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绩效目标准确性

4

①是否将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是否与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④是否与本年度预算资金相匹配等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预算配置

(8分)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

2

财政供养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在职人员数: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确定的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三公经费”变动率

2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

重点支出安排率

2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重点项目支出:指本重点工作支出。项目总支出: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预算安排是否符合履职目标

2

履职目标以“三定”方案为准。

过程

(30分)

预算执行

(15分)

预算调整率

3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出进度

4

支出进度是指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

资金结余

4

支出进度是指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结余情况。

“三公经费”控制率

4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预算管理

(12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4

①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1分;②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2分;③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1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4

①支出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②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③重大项目支出按规定经过评估论证;④支出符合预算批复的用途;⑤资金使用无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以上情况每出现一例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扣完为止。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和完整性

4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1分;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真实,1分;④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完整,1分;⑤基础数据信息和汇集信息资料准确,1分。

资产管理

(3)

管理制度健全性

1

①是否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②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安全性

1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帐实相符;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是否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

1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出

(30分)

职责履行

(30分)

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30

根据履行职责和年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打分。

效果

(25分)

履职效益

(25分)

经济效益

5

根据实际或未来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客观、综合的评定。

社会效益

5

根据实际或未来以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客观、综合的评定。

(三)自评组织过程

为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立昌宁县档案馆整体支出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字竟春 县档案馆馆长

成 员:段昆鹏 县档案馆出纳

纳 娜 县档案馆会计

县档案馆整体支出和项目绩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安排2020年绩效自评工作,明确专人负责绩效初评。在业务人员初评后报领导小组审核,领导小组成员确认初评结果后上报县财政局。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2020年共投入118.52万元,其中在职人员工资投入97.7万元,办公运转投入11.49万元,项目投入9.32万元。人员工资在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大,正常运转和项目投入比重较小。

总体上看,基本支出得到足额保障,馆藏档案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机关单位档案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控制,“三公经费”节支增效,但绩效目标不够细化,没有设定单独的绩效目标,仅按照单位工作计划来设定目标任务。

投入指标分值15分,自评得分13分。

(二)过程情况分析

县档案馆2020年预算编制立足于保工资保运转,编制科学,管理制度健全,及时完整公开部门预算信息,项目计划组织实施良好,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资金资产管理使用规范高效。但是项目投入明显不够,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的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基础较低,与现代档案馆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过程指标分值30分,自评得分26分。

(三)产出情况分析

2020年,县档案馆,共接收32个单位档案11872卷、85610件;收存印章38枚,光盘5张,照片379张,档案资料166册。为1340人/次提供利用档案1143卷2494件/次,免费为利用者提供档案复制件4302页;馆藏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得到保障,较好的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馆藏档案信息化步伐缓慢,整体档案工作水平有待提高。

产出指标分值30分,自评得分30分。

(四)效果情况分析

2020年,县档案馆认真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市档案局、馆和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考核任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全县档案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社会公众和服务对象对档案服务工作满意度达95%,社会效益明显。

效果指标分值25分,自评得分25分。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县档案馆还需进一步做好支出进度管理工作,加快支出进度,更加有效的确保财政资金能高效、高质的用于档案资源体系、档案利用体系和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高档案服务经济、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绩效自评的结果将在下一年的预算编制中加以应用,通过总结和分析,优化工作部署和工作流程,为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和预算支出效益提供科学、有力的基础依据。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是根据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完善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二是通过多种形式,细化责任,做好跟踪督查,多方保障资金使用效益。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