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5-X-/2020-0703005 发布机构 昌宁县教育体育局
公开目录 绩效自评报告 发布日期 2020-07-0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第三中学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昌宁县第三中学2019年度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保山市教育体育局关于开展2019年度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和2020年度预算绩效跟踪工作的通知》(〔2020〕9号)的要求,我校从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等七方面入手,对照《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认真负责、客观公正的开展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自评综合得分88.5分,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况

昌宁县第三中学是在昌宁县教体局领导下的一个事业单位。纳入昌宁县第三中学2019年度部门预算编报的单位共1个。其中:行政单位0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0个,其他事业单位1个。单位内设有办公室、教务处、教科室、财务室、总务处、政教处、安全保卫科、团委和党建办公室等内设机构。在职人员编制160人,其中: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160人。在职实有160人,其中:财政全供养160人,财政部分供养0人,非财政供养0人。离退休人员28人,其中:离休0人,退休28人。

(二)部门绩效目标的设立情况

我校从投入,过程,产出,效果四个一级指标入手,分成目标设定、预算配置、预算执行、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等七个二级指标进行细化,再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解细化评分,认真负责、客观公正的开展2019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

(三)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本年度总收入2536.4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536.44万元。

我单位2019年总支出为2389.42万元,其中工资福利支出2034.47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171.5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3.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08.92万元。项目支出180.5万元。

(四)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我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相关要求编制部门预算、执行部门预算,具体情况为:

1. 按相关要求、程序、预算报表格式编制下一年度部门预算及预算说明,并按规定的时间报送财政局;

2.按照统筹兼顾、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各项支出,在核定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等分类支出数额情况下,核定工资、办公费、设备购置、维修费、培训费等末级支出明细;

3.在预算执行中严格控制各支出,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规章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进行开支,不随意改变资金用途和支出规模;

4.严格控制“三公”经费;

5. 严格按照预算执行进度目标考核办法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绩效自评目的

财政支出绩效自评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绩效目标的设置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管理情况、项目绩效表现情况自我评价,了解资金使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资金管理是否规范、资金使用是否有效,检验资金支出效率和效果,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及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措施,不断增强和落实绩效管理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有效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进一步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自评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分值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评分标准

投入

(15分)

目标设定

(7分)

绩效目标合理性

3

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方案。

①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计1分;②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计1分;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方案计1分。

绩效指标明确性

4

部门依据整体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将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①将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计1分;②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计1分。③与部门年度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计1分;④与本年度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计1分。

预算配置

(8分)

在职人员控制率

2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部门本年度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小于或等于1计3分,否则按比例计分。在职人员数:部门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的人员编制数。

重点支出安排率

3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部门本年度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实际得分=支出安排率*3分。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项目总支出:部门年度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三公经费”变动率

3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部门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上年度“三公经费”总额]×100%。下降的计2分,增加的按比例扣减。“三公经费”:年度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过程

(30分)

预算执行

(15分)

预算完成率

5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部门本年度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完成年初预算计5分,未完成年初预算按比例扣减,预算完成数:部门本年度实际完成的预算数。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年度部门预算数

预算调整率

5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部门本年度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未调整的计5分,调整了的除特殊原因外按比例扣减。预算调整数:部门在本年度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同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进度率

5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部门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完成年终进度的计2.5分,按季度完成预算进度的计2.5分。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年度支出预算数的比率。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预算管理

(12分)

管理制度健全性

4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部门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计2分;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1分;相关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1分。

资金使用合规性

4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部门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①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计1分;②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计0.5分;③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计0.5分;④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计1分;⑤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计0.5分。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4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部门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①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计2分;②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计2分。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资产管理

(3分)

资产管理规范性

1.5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部门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①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计0.5分;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计0.5分;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计0.5分

资产管理安全性

1.5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部门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①资产保存完整计0.3分;②资产配置合理计0.3分;③资产处置规范计0.3分;④资产账务管理合规、帐实相符计0.3分;⑤资产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计0.3分。

产出

(30分)

职责履行

(30分)

实际完成率

10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部门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得分=本部门实际完成情况/指标分值*10分

完成及时率

10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1-4季度各得2.5分

质量达标率

10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实际得分=达标率*10分

效果

(25分)

履职效益

(25分)

经济效益

6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部门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社会效益

6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部门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生态效益

6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部门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按生态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7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部门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按收集到的服务对象的满意率计算得分

(三)自评组织过程

1.前期准备。

确定绩效评价组成员;评价组组长:刘冰(校长);评价组副组长:林绍钦(副校长)、杨中华(副校长);组员:辉京全、字唐梅、施兆富、王云、王艳梅、王思逸、罗晓娟。

2.组织实施。

(1)成立监督小组。总务处、办公室等抽调人员组成监督小组。

(2)由财务处牵头,按要求填报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并附相关的支撑材料 。

(3)监督小组核实相关数据,检查相关资料,全过程监督。

(4)根据业务资料、财务资料、资产情况、项目具体实施情况,对项目的完成程度、执行效益或质量做出评判。并撰写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和填写《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指标自评表》。

三、评价情况分析及综合评价结论

(一)投入情况分析

投入情况总分15分,得分15分,无扣分情况。其中绩效目标合理性3分,我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充分,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年度工作任务相符。绩效目标明确性4分,我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清晰、细化、可衡量,用来反映和考核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在职人员控制率2分:在职160人/编制160人×100%=100%。“三公”经费变动率3分,本年度与上年度持平。重点支出安排率3分,在资金支付工程中,能做到先安排重点项目的支出,保障了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

(二)过程情况分析

过程情况总分30分,得分24分,扣分6分。其中预算完成率5分,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相等。预算调整率得分3分,扣分2分,预算调整数570.21万元,预算数1966.23万元,预算调整率=(570.21/1966.23)×100%=29%,主要原因是教师工资增长较大,导致养老保险单位部分增加,所以预算调整数额较大。支付进度率得分2分,扣分3分,本单位能及时完成支付。本年结转结余147.54万元,上年结转结余0.53万元。预算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已制定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并且相关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资金使用合规性4分,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项目的重大开支经过评估论证;资金使用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预决算信息公开性4分,按规定内容和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资产管理规范性0.5分,扣1分,主要原因是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执行情况有待提高。资产管理安全性1分,扣0.5分,主要原因是资产的保存,管理手续不够完善。

(三)产出情况分析

产出情况总分30分,得分25分,扣分5分;其中实际完成率10分,完成及时率得分5分,扣分5分,原因是本年度结余资金数额较大,未能在本年度内将资金支付。质量达标率10分,我单位能较好的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效果情况分析

效果情况总分25分,得分25分;其中经济效益6分,社会效益6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上传下达,协调工作,做好机构编制核查,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管理,切实加强机构编制工作科学发展。确保学校工作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满足全年教学工作高效、正常运转需求。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工作效率。生态效益6分,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7分,全体教职工用责任与担当维护三中荣誉与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家长、社会的认可度。倾力打造“幸福三中”“和谐三中”“魅力三中”,使学校成为吸引师生、吸引家长、凝聚人心的魅力场所。

四、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情况

1.追加预算较多,导致预算控制率偏低。究其原因:一是2019年教师工资大幅增长;二是缴纳的养老保险单位部分增加;

2.本年结转结余较大,导致支付进度率和完成及时率不达标。其原因是,没能及时完成资金支付,导致2019年结转结余147.54万元,结余较大。我单位今后将加强资金支付环节管理,明确细化资金支付时间、金额,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控制率。

3.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资产管理制度健全性和安全性不达标。其原因是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资产的购买、使用没有建立台账,资产的管理、使用手续不完善。今后我们要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资产的购买、领用都有严格要求并且进行登记,完善资产管理手续,使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

五、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2019年,我单位积极履职,强化管理,较好的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标。通过加强预算收支管理,不断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梳理内部管理流程,部门整体支出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单位2019年度评价得分为88.5分。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

1.强化认识,重视绩效自评工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单位提高行政效能和理财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总结自评工作经验,严格落实绩效管理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绩效自评工作任务。强化质量,规范绩效自评工作。通过建立科学、可量化的指标体系,认真收集整理评价基础数据资料,按要求完成绩效自评报告,真实反映资金使用效果。强化落实,按时完成绩效自评工作。

2.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

3.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七、其他需说明的情况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