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393-8/20250725-00003 发布机构 昌宁县发改局
公开目录 重大建设项目 发布日期 2025-07-25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柯街镇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公示

项目名称:昌宁县柯街镇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柯街镇人民政府;法人代表:段岢君。

日常监管责任单位:昌宁县发展和改革局;责任人:杨用伟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建设地点:昌宁县柯街镇柯街村、大地村。

建设工期:6个月。

建设规模及内容:1.修复小半个山易地搬迁安置点产业灌溉沟渠2.01千米;2.新建小半个山易地搬迁安置点排水沟渠589米;3.新建小半个山易地搬迁安置点混凝土道路2.46公里。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58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80万元(含劳务报酬301.99万元,劳务报酬占中央预算内投资比达52.06%)。

施工组织方式:村民自建,严格执行“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赈济要求。

务工组织模式: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当地群众。

赈济模式: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

审批方式:本项目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当地群众务工人数多,为提高审批效率,让当地群众尽快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采用简易审批程序审批。

效益分析: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道路工程建设解决群众出行及物资运输困难问题;排水沟建设有效解决易地搬迁点所有农户排水问题;灌溉沟建设能有效解决易地安置点基本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合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保障搬迁户增收;二是通过“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赈济模式,带动当地务工人数,发放劳务报酬,设置公益性岗位,拓宽群众收入渠道。三是增加小半个山、联合、马驮子山3个安置点易地搬迁群众,生产性收入来源,消除项目区3个易地搬迁安置点2025年“三类”风险监测对象;四是群众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机会增大,就业收入增加。项目的实施将极大改善和加深党群、干群关系,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新时期体现以工代赈“德政工程”的“新模式、新亮点”。

监督举报电话:0875—713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