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393-8/20250725-00002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发改局 |
公开目录 | 重大建设项目 | 发布日期 | 2025-07-25 |
文号 | 浏览量 |
项目名称:昌宁县湾甸乡2025年以工代赈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湾甸傣族乡人民政府;法人代表:王晓波。
监管责任单位:昌宁县发展和改革局;责任人:杨用伟。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点:昌宁县湾甸乡上甸村、小街子村、下甸村和大城村。
建设工期:6个月。
建设规模及内容:修复枯柯河流域湾甸片区河堤挡墙687米、灌溉沟305米、机耕路529米。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538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538万元(含劳务报酬279万元,劳务报酬占中央预算内投资比达51.86%)。
施工组织方式:村民自建,严格执行“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赈济要求。
务工组织模式:村委会+村民理事会+当地群众。
赈济模式: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的综合赈济模式。
审批方式:本项目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当地群众务工人数多,为提高审批效率,让当地群众尽快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采用简易审批程序审批。
效益分析:通过项目的实施,一是项目建成后,保护及恢复基本农田,增加群众产业性收入;二是通过“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赈济模式,带动当地务工人数,发放劳务报酬,设置公益性岗位拓宽群众收入渠道;三是增加湾甸乡上甸集中安置点易地搬迁群众,产业性收入来源,补齐群众就业和收入短板;四是项目的建设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综合效益和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是新时期体现以工代赈“德政工程”的“新模式、新亮点”。
监督举报电话:0875—713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