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6310/20251017-0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珠街乡 |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5-10-17 |
| 文号 | 浏览量 |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共同富裕,群众增收是关键。珠街彝族乡党委、政府锚定“党建引领产业多元发展”核心方向,以壮大群众收入为根本目标,挖掘本地资源禀赋与地理气候优势,建设“十个千万”工程,通过“一产业一基地一合作社”布局,发展烤烟、核桃、贡菜等十大千万级产业,推动特色产业扩规模、延链条、提品质,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岔河村作为珠街乡的一个行政村,在推动党建引领产业多元发展中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产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的珠街实践之路。
一、困境求变,党建领航定方向
过去,岔河村产业呈“小、散、杂”态势,农户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缺乏统一组织,抗风险与市场议价能力弱,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烤烟采收后土地与劳动力“冬闲”,资源浪费严重,群众收入仅依赖烤烟、核桃等少数产业,返贫风险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任务艰巨。
面对困境,村党组织主动作为,“走出去”开阔视野,“请进来”把脉问诊,“深研讨”科学决策,“带好头”打消疑虑。组织党员群众代表赴大理、曲靖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邀请农业专家结合村情定制产业规划;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研讨决策,选定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市场前景好的贡菜产业;党员带头试种贡菜,分享技术经验,打消群众疑虑,实现“党建破局”,为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二、系统施策,党建赋能促增收
党建破局:“闲地”变“钱地”,夯实产业基础
村党组织科学决策选定贡菜产业,其可与烤烟茬口无缝衔接,有效利用冬闲土地。在党员示范带动下,通过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物资供应,降低农户种植门槛,推动贡菜种植快速铺开,全村260余户农户共种植贡菜610余亩,成为昌宁县种植贡菜面积最大的行政村之一。2025年,岔河村贡菜产业实现总收入650万余元,户均增收达2.5万元,昔日“冬闲田”变为群众增收“致富地”。这一过程中,建强的村党组织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凸显,为产业起步提供根本保证,也印证了“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的实践真理。
党建赋能:构建多元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围绕“党建+产业”发展理念,岔河村创新推出“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村集体”产业发展模式。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牵头引导合作社发展、监督规范运行、协调各方利益;依托“昌宁县福果泡核桃专业合作社”,将分散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标准、农资采购、技术培训、品牌营销与市场对接,降低生产成本与交易费用,提升抗风险能力;农户作为产业主体,按合作社要求生产,通过入股、务工获得多元收入,还通过群众会、技能培训交流经验,互帮互助促增收;村集体以资源入股、盘活闲置资产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的转变。同时,村党组织注重品牌与技术创新,牵头注册“阿依山”农特产品商标,对贡菜、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统一品牌化运营,提升产品辨识度与市场知名度;建成规范化贡菜育苗实验基地,开展漂浮育苗技术示范,每亩为种植户节约育苗支出80元,还带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万元,实现服务群众与壮大集体双赢。针对烤烟农闲期劳动力闲置问题,村党组织化身“劳务经纪人”与“就业服务站”,对接外部用工企业、发布就业信息,落实交通补贴、技能培训等务工补助政策,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160余名群众外出务工,实现务工收入480万元,形成“半年种植烤烟、半年季节务工”的稳定增收模式。这些举措既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推动产业多元发展,分散市场风险,又通过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群众成为产业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受益者,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党建拓路:线上线下融合,畅通销售渠道
在销售环节,村党组织双线发力保障产品销路。线下,由村干部、党员骨干带队,前往巍山、宾川、安徽等传统贡菜消费区与集散地对接客商,吸引5名客商在村内设置固定收购点2个;加大对本地贡菜经纪人的培训扶持,培育6名经纪人搭建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桥梁;联合合作社、经纪人、客商建立“种、管、收、销”一体的托底包销联农带农机制,通过签订保底收购协议,确保群众产品有销路、收益有保障。线上,紧跟数字经济潮流,开展电商人才培训3场次,覆盖50余人,培育掌握网店运营、短视频营销、直播带货技能的“新农人”;与从岗村合作整合资源,探索“直播带货”模式,2024年以来通过邮政等电商渠道线上销售贡菜产值达300余万元,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产业插上“互联网+”翅膀,也以创新驱动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提升“阿依山”品牌知名度。
岔河村的实践,是珠街彝族乡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的生动缩影。它充分证明,建强基层党组织,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就能凝聚群众磅礴力量;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就能找到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体制机制,就能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共建共享。
新征程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艰巨繁重。我们要深入学习借鉴岔河村经验,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动摇,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道路,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增收路子,为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壮丽画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共同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