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6310/20230819-00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珠街乡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3-08-1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珠街乡:“牧羊曲”唱响“羊”光道

在珠街乡羊街村芭蕉林村民小组,康宏黑山羊养殖场坐落半山。偶尔传出的“牧羊人”吆喝声和声声羊叫声,奏响一曲“圈养山羊”的“新牧歌”。

养殖场的主人段金平是一位80后的自主创业者。2013年,段金平看着家乡地广人稀、草料丰盛的自然条件,动了发展规模化养殖的念头,但缺技术、缺经验等问题成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

老话说“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正愁找不到方向时,一个“契机”送到了段金平身边。乡畜牧站工作人员通知有机会到昆明参加肉羊养殖培训班,段金平立马争取到了一个外出培训的机会。“那次培训,我们实地参观了黑山羊规模养殖场,了解了全新养殖管理模式,当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不就是我想找的养殖路子嘛。”段金平说。

说干就干,培训结束后,段金平和家人商量后,便前往昆明、红河引进了15只能繁母羊、1只种公羊。2013年底,养殖规模达到50余头。此后,段金平便边养殖边学习,不断积累养殖经验。

2018年,养殖场规模突破200只,段金平成立了昌宁县康宏黑山羊养殖,吸纳了178名社员,为社员提供种苗、销售服务等。同年,依托“昌宁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60只能繁母羊养殖基地建设扶贫项目”,合作社获得了4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段金平引进了60头能繁母羊、3头种公羊,扩大养殖规模,逐步实现了“自产自养”。2018年至2020年,合作社累计分红12万元。

谈及养殖品种,段金平便打开了话匣子:“我养殖的这个品种叫‘云上黑山羊’,历时22年培育成功,今年6月入选了全国农业主导品种。这个品种繁殖力强、体格大、产肉多、肉质好,基本上不愁销路,现在年均销售300多头肉羊,毛收入约60万元。”

据了解,段金平采取的山羊圈养模式不仅有缩短养殖周期、增肥快等优点,还极大缓解了林牧矛盾。养殖场主要以喂养青贮饲料为主,2022年除自家种植的30亩巨菌草和80亩青贮玉米,段金平还从柯街镇买了20吨青贮饲料。“现在,我们乡也有了自己的青贮饲料加工厂,今年打算就在乡内买青贮料。”段金平边喂羊边说。

段金平的“养羊路”也给周边养殖户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带动乡内20余户农户发展黑山羊养殖。家住珠街村利达村民小组的马俊雄是段金平养殖场的“常客”。购买种羊、交流养殖经验,两位有着10多年养殖经验的“牧羊人”谈起“山羊经”总是有说不完的话。“2018年,听说段金平养殖的品种不错,便到养殖场参观学习,当天就牵了3头公羊回家。养殖下来,发现这个品种的确不错,长势非常快。现在,我家也养了近200头黑山羊,年均收入20万左右。”马俊雄说。

创办合作社、分享养殖经验、推广“圈养”模式,段金平的“养羊路”一直没有停歇,也获得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鼓励。2021年,合作社被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授予“云南省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的称号。今年年初,在昌宁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成立了保山康翔羊业有限责任公司。8月初,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给养殖场送来了2只云上黑山羊种公羊。“规模化养殖黑山羊以来,得到了政府的很多帮助和支持,接下来我将配齐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证书,做好云上黑山羊纯繁工作,把这个产业发展好。”段金平说。

据悉,目前珠街共养殖黑山羊近1.2万头,年均助力群众增收1000余万元,养殖能繁母羊20头以上的农户约200户,“山腰牛羊成群”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成为产业振兴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