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6310/20231123-00005 发布机构 昌宁县珠街乡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23-11-23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珠街乡:乡愁火塘“话”传承 共商发展“金”点子

近日,珠街乡召开以“传承民族文化 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院坝协商”会议,乡协商议事会成员、文化传承人代表、群众代表等20人围坐在乡愁火塘旁共商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珠街是全县乃至全市彝族聚居更为集中,彝族文化保存更为完整的民族乡,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但是县政协驻珠街联络组在调研走访时发现珠街乡民族文化传承仍然存在平台机制不健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人才匮乏、民族文化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为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厚植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各方代表各抒己见,踊跃发言。“首先是组织好,要把民族文化传承的氛围营造好;其次是宣传好,要做好民族文化的挖掘、宣传,对外推介;最后要传承好,把学校这个平台用好,把孩子们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调动起来,传承下去。”群众代表段净升率先发言。

“文化传承人要发挥应有的作用,每月都应该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唢呐、打歌技巧等,用心做好传承。”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正祥说。

通过广泛深入的互动协商,大家对协商议题达成了三项共识:一是搭建赓续文化薪火平台阵地,将珠街彝族乡中心学校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和非遗传承项目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二是推动形成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合力,文化传承人充分发挥文化传承的责任,乡村两级牵头、学校配合,建立完善“文化传承师资库”,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三是聚焦文化产业独特优势做实宣传推广,举办以火把节为核心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擦亮民族文化品牌。

下一步,珠街乡将严格落实协商共识,秉承“保护、传承、挖掘、整理、弘扬”的理念,合理利用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资源,围绕“建设好一个传承阵地、传承好一手民族民间工艺、保护好一套民族风俗”,打好“民族文化牌”,以此作为对外推介珠街的“第一名片”,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