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64XP/20251019-00001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耈街乡 |
| 公开目录 | 救灾信息 | 发布日期 | 2025-10-19 |
| 文号 | 浏览量 |
近日,走进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团山村,连片的烟后玉米在阳光下泛起层层绿波,村民们正在田间劳作,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难以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刚遭遇了一场罕见的冰雹灾害,导致1867亩烤烟绝收,1433亩严重受灾,247户烟农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那天看到被冰雹打得七零八落的烟叶,心都碎了。”团山村村民杨大姐回忆道,“一年收入主要就靠这些烤烟,当时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灾情发生后,耈街乡紧紧围绕“救灾、复产、稳收”目标,迅速统筹推进多项补救措施,全力保障农户收入稳定。
为解群众燃眉之急,耈街乡第一时间启动农业保险理赔机制,高效推进查勘定损和理赔发放工作,全村共计发放理赔资金718.32万元,有效弥补烟农的直接经济损失,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同时,耈街乡积极对接县农业部门,推动实施“烟后玉米”种植示范项目,为164户受灾农户发放玉米种子2498公斤,推广种植面积达1249亩,有效实现“烟损玉补”。“我今年种了30亩烤烟,一场冰雹下来全部绝收,好在现在政策好,农业保险后边就赔付了85000多元,又给了种子补种玉米,现在玉米也抽穗了,心里总算又有了盼头。”团山村张家村民小组村民张应华查看着保险到账信息满意地笑着说道。
此外,为帮助受灾群众拓宽增收渠道,耈街乡联合县人社局于7月25日在团山村举办专场招聘会,成功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10余人,并积极协调周边地区用工岗位,组织180余人次参与临时务工。“政府帮我在核桃加工厂找了个零工,一天能挣120元,在家门口干活,也不耽误照顾家里。”正在工厂分拣核桃的张大姐露出开心的笑容。
针对部分尚未完全绝收的烟田,耈街乡组织烟站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指导农户科学清理受损烟株,加强剩余烟叶的药物防护和田间管理。通过科学高效的保收管理,团山村最终完成6300担的烤烟交售任务,最大限度保住剩余收成。
据初步统计,在保险赔付、临时务工、补救种植与强效保收等多重措施协同发力下,团山村烟农总体收入预计与常年基本持平,实现“受灾不减收”的预期目标,稳住了农户的心,也牢牢守住了他们的“丰收账本”。(通讯员 :施玉巧 李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