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533025015264551C/20250409-00004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大田坝镇 |
公开目录 | 其他 | 发布日期 | 2025-04-09 |
文号 | 浏览量 |
在大田坝镇清河村,37岁的杨绍华坐在轮椅上,面前摆放着数十个手工编织的花篮,这些花篮色彩斑斓、造型独特,很难想象,它们竟出自这位下肢瘫痪的年轻人之手。
十多年前,26岁的年轻人在一次交通事故中腰椎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杨绍华回忆道,“出院后的数年,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每天盯着天花板,觉得活着没意思。”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杨绍华在手机上看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内心受到了极大触动。他开始反思:难道要一直这样消沉下去,浪费生命吗?不!他决定重新振作,寻找生活的意义。
“我看到短视频上有人手工编织花篮,还很好看,我就想试试”。抱着试试的态度,他开始在电商平台购买编织带、藤条、钢丝等材料。一开始,学习编织并非易事,由于缺乏经验,他常常被锋利的工具划伤,编织也频繁出错,到最后一步收口也不尽人意。但每一次失败,都没有击退杨绍华,反而让他愈挫愈勇。他不停地观看花篮编织教程,反复编织反复修改。经过无数次拆除、复编,第一个花篮终于成型。“第一个花篮虽然成型,但是距离售卖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就用来当参照物,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就通过参照第一个编的越来越好,现在不用参照凭感觉就可以编织好了。”杨绍华高兴地说。
如今,杨绍华制作的花篮在本地小有名气,靠着卖花篮,他不仅实现了经济独立,更找回了生活的自信。“曾经,我以为自己的人生完了。但现在我明白,挫折只是生命的插曲,只要不放弃,就能创造新的可能。”杨绍华感慨说。他清晰的规划着未来,除了背篓、提篮,还要编织水果蓝、果盘等,创新编织不同种类的花篮,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除了在本地市场上售卖还通过网络平台将花篮销往全国各地。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有人说,人生在世就是来渡劫历练的。的确,纵使世间万般磨练与苦难,却依旧值得我们迈开脚步,以歌声赞扬,用勇气闯荡。杨绍华用行动证明,命运或许会给我们设下重重障碍,但只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就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