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551C/20250429-00002 发布机构 昌宁县大田坝镇
公开目录 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5-04-2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大田坝:四月田间绘新景 洋芋奏响振兴曲

四月,在昌宁县大田坝镇大田坝村的田坝上,群众正忙碌而有序地采收洋芋,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厚实的土壤被缓缓翻开,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红皮洋芋破土而出,翻滚着跃出地面,在欢快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大伙儿则跟在机器后面,双手迅速地将洋芋捡起,仔细地分拣、装袋,整套动作一气呵成。有了洋芋收获机的加入,让洋芋的采收变得高效而轻松。“我家今年种了六亩洋芋,产量质量都很好,今年收入大概两万多元。”大田坝村石桥村民小组村民普发洪请了一辆洋芋收获机和十几个工人帮助采收洋芋。


大田坝村山头寨村民小组的李香莲家种植洋芋15年了,前些年引进了高原红洋芋品种,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一番,虽然今年市场价格有所下滑,但李香莲并没有放弃洋芋种植的念头。“我家种了两亩多洋芋,收得四五吨,洋芋是我们家里主要经济收入之一。”李香莲说。

大田坝村土地相对平整,种植洋芋已经40多年了,洋芋一直是该村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我们整个村种植洋芋八百多亩,产值将近三百万元,总的来讲,虽然市场的价格波动比较大,但是对农村来讲这个效益还是比较好,而且今年的产量质量总体比往年都有所提高。”大田坝村党总支书记童瑞盈说。

有好的产品必须有好的销路。在大田坝洋芋销售的产业链中,蔬菜收购中介扮演着关键角色,他们如同纽带,紧密连接着种植户与市场。蔬菜收购中介甫召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凭借着对本地洋芋品质的了解和与外地客商的良好沟通,甫召每年都会按时组织客商前来收货。

“我们大多数洋芋都是发往保山蔬菜批发市场,那边的收购商过来看货以后,觉得我们地方的洋芋口感特别好、耐储存,所以他们每年都按时来收货,我们帮他们组织货源。”甫召说。

在收购商定点收购的基础上,大田坝镇采取线上加线下销售相结合的模式,积极对接各级挂联单位和县内直播助农比较成功的企业,以消费帮扶、直播助农、电商销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让大田坝洋芋走得更远。大田坝镇邮政所积极响应助农号召,加强与上级对接协调,将大田坝洋芋加入邮政助农平台邮乐网进行网上销售。“昌宁邮政今年第一次尝试在邮政助农平台邮乐网上销售大田坝洋芋,目前情况还是特别好,从开始挖洋芋到现在,销售量已经达到2000单,我们准备在洋芋收获结束之前,争取销售5000单。”大田坝邮政所负责人鲁春华介绍。

除在邮乐网销售外,大田坝镇还对接联系了昌宁植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直播带货。洋芋田里,只见年轻的主播手持直播设备,热情洋溢地向镜头前的观众介绍着新鲜出土的洋芋。昌宁植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辉成天说:“我们植承农业通过拍摄短视频和抖音直播的方式到大田坝帮助洋芋种植户销售洋芋,找更多和更好的销路。”

电商直播的兴起,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洋芋从田间地头走向了千家万户,为农民们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销售渠道。得知大田坝洋芋产量高、质量好,作为挂钩帮扶单位的保山市人民医院发挥单位优势,在大田坝采购洋芋40余吨,积极开展消费帮扶。

洋芋产业从传统种植到科技采收,从本地销售到电商直播、邮政助农销售,小小的洋芋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着大作用,它不仅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大田坝镇的土地上描绘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大田坝镇副镇长杨涛说:“近年来,大田坝镇多措并举推进洋芋产业发展,强化技术指导与病虫害防治,引进高原红特色品种,拓展线上加线下销售模式,创新消费帮扶,直播助农与土地流转,务工增收模式,带动群众致富,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