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33-2-05_Z/2017-0517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自然资源局
公开目录 其他 发布日期 2017-02-08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国土资源局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要点

2016年以来,我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市局的决策部署,勇于担当、尽心履职,全县国土资源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2016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至2016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103.7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95.96万亩,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动态平衡。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稳步推进,城镇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已通过省国土厅备案,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方案于12月26日上报市国土局评审。6月27日,我县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获得国土资源部奖励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500亩。

(二)经济社会发展用地得到有效保障。2016年,上报获批城镇建设用地4个批次1258.929亩(第一批次221.4495亩、第二批次524.5005亩、第三批次423.4215亩、第四批次89.5575亩),上报获批农村宅基地用地1132户271.131亩。组织土地供应79宗1365.34亩,其中:划拨方式供地14宗1122.3亩,收取土地划拨价款781.03万元;出让方式供地65宗243.04亩,收取土地出让金18462.4万元。完成昌保高速公路用地预审。

(三)土地整治项目顺利推进。项目实施方面,完工3个项目,总投资4724.83万元,其中:卡斯等2个镇邑林等3个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719.39万元,漭水镇漭水等4个村土地整治项目1403.93万元,湾甸乡下甸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2601.51万元。项目争取方面,正在争取鸡飞、翁堵、湾甸3个土地整治项目,总投资3527.5万元,已到位资金1963.7万元。

(四)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新突破。完成全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核查,确定监测点486个、监测员852人,通过开展监测员培训、应急逃生演练、更新设置警示标识牌等工作,群测群防网络有效运转,组织群众应急避让178户705人,有效保障了隐患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2月6日我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2016年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项目实施方面,完成地质灾害搬迁避让540户,拨付补助资金1619万元;完工13个工程治理项目,总投资2497.8万元(耈街集镇防治工程1049.15万元、大田坝中学项目148.7万元、更戛下立达治理项目26.11万元、勐统大歇场治理项目65.95万元、勐统芒兴治理项目96.26万元、大田坝兰家寨应急治理项目270.16万元、田园镇达仁治理项目55.04万元、翁堵箐门口治理项目52.03万元、勐统镇长山麻袋场应急治理项目78.11万元、鸡飞中学滑坡治理项目453.99万元、柯街仙岳治理项目104.94万元、柯街大地治理项目55.28万元、大田坝湾岗治理项目42.08万元)。项目争取方面,正在争取5个大型治理项目、12个中小型治理项目,总投资4987.17万元,已到位资金1335万元。

(五)矿产资源管理不断规范。上报三级联网审批矿业权9家,办理县级发证采矿权延续13家、转让2家、变更1家。完成全县66家采矿权年检,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136.94万元。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收缴保证金206.18万元、硅矿山保证金不足部分113.11万元,督促矿山企业履行恢复治理义务。启动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并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纳入规划管理。

(六)不动产登记工作稳步推进。县不动产登记机构组建完毕,人员到位20人。6月25日全市率先颁发新版不动产权证书,年内办结721件,其中颁发不动产权证书255本、办理不动产登记证明466份。12月15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按要求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

(七)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全县办理土地登记发证1366宗;办理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9宗,收取出让金70.06万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有序开展,中期评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报告于4月18日通过市国土局审查,正与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同步推进。完成县城规划区及其他12个乡镇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测算,县政府于6月10日公布实施。

(八)国土执法监察不断强化。开展动态巡查126次,发现并制止违法用地68宗、非法开采矿产资源39宗。立案查处土地、矿产违法案件45宗(其中土地8宗,矿产37宗),没收违法所得82.77万元,罚款16.3万元。2016年上级下达我县土地卫片违法图斑7个9.77亩,矿产卫片违法图斑1个,已查处完毕,通过省、市级验收。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紧缺。目前我县剩余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仅3000多亩,难以满足到2020年的城乡建设规划用地需求,指标保障压力大。

(二)批而未供土地突出。经梳理,我县批而未供土地面积3445.9605亩,供地率偏低,出现了保障建设用地困难与建设用地大量闲置并存的问题。

(三)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且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条件滞后,监测防治任务非常重。

(四)国土执法监管压力大。国土资源执法共同责任机制执行不到位,全县违法用地、违法采矿行为屡禁不止,查处困难,矛盾纠纷和社会稳定隐患增加。

三、2017年重点工作

(一)用地保障和耕地保护工作。一是做好重大项目保障。积极向上级争取用地指标,提前做好规划安排、耕地补充和指导协调等工作,2017年计划报批项目建设用地600亩,全力保障昌保高速公路、通用机场、立新水库等重大项目用地和旅游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用地需求。二是加快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规划调整完善。按照上级国土部门部署,2017年6月底前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科学合理安排项目建设用地的规模、时序和布局,确保项目能够落地。三是深化节约集约用地。对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行业建设项目用地标准,严格控制用地规模,有效避免土地闲置浪费。继续将存量土地供地率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考核,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加大“批而未供”土地供应力度,不断提高供地率。

(二)土地整治项目工作。科学编制“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争取和实施好土地整治项目。2017年争取实施3个项目,总投资3527.5万元,完成投资1665.82万元,其中:投资1427.64万元的鸡飞镇邑等等3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完成投资1200万元;完工投资465.82万元的翁堵镇立木山等2个村土地整治项目;开工投资1634.04万元的湾甸乡小街子等3个村土地整治(补充耕地)项目。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体系建设。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抓好隐患点排查巡查,加强监测员管理,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力度,加强应急演练,着力提高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整改。持续加强对人员密集区、工程活动区、公路及河流沿线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区的隐患排查和整改。三是高效推进地质灾害治理和因灾搬迁项目。坚持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并重,加大资金争取力度,及时核实、拨付符合因灾搬迁补助条件农户的补助资金。全力实施好治理项目,2017年争取实施15个项目,总投资4487.17万元,其中:大型项目4个,投资2792.35万元(更戛大沙坝、大田坝清河、翁堵立桂杞木林背阴寨、漭水黄家寨及大石头坡);中小型项目11个,投资1694.82万元(鸡飞汉家寨、珠街夏家、大田坝华严完小、更戛米河完小、漭水石屏、田园白坟、漭水秧田洼、漭水新房子、田园垭口大寨子、漭水翠华完小、夏戛小街子)。

(四)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以开展非煤矿山转型升级工作为契机,严格执行矿业准入管理和最低开采规模,深化矿山整合,坚决遏制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现象;加大关闭矿山治理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尽力解决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欠账问题;全面落实矿山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对矿山企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好开采设计方案,严防越层、越界、非法开采,对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二是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督促矿山企业履行恢复治理和复垦义务。三是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布局。科学编制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合理设置矿业权,特别是对县城周边的石料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科学规划,寻找因高速公路建设关闭8个石料矿山的接替资源。

(五)不动产登记工作。一是加强自身建设。加强政策、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和宣传,认真研究流程优化再造,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提高办证效率,积极做好优质服务,努力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确保换发新证平稳过渡。二是加快登记信息平台建设。年内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依法公开查询。三是加强不动产权益保护。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果,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充分发挥不动产登记保护权益、保障交易、便民利民的重要作用。

(六)国土执法监察工作。一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继续加强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提升全社会依法、珍惜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意识。二是加强动态巡查,及时制止查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昌宁县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和土地执法巡查责任制,以开展城乡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年度土地卫片执法监督检查、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等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用地和用矿现场踏勘工作,及时发现并严肃查处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不断规范国土资源管理秩序。三是做好2016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以查处整改为重心,以约谈问责为抓手,对未批先建、非法开采矿产资源等违法行为坚决予以查处,确保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顺利通过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