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73430283-3-/2021-0709004 发布机构 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开目录 质量安全监督信息 发布日期 2021-07-09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建设的重点项目县城三个农贸市场情况汇报

一、项目名称:1.昌宁县右甸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2.昌宁县城农贸市场(达丙)扩建项目;3.昌宁县城农贸市场(武华)扩建项目。

二、基本情况:右甸农贸市场于2010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建设投资主体为昌宁县博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市场占地面积4579.25平米,有铺面58间,摊位268个;武华、达丙农贸市场为政府投资建设的两个露天农贸市场,达丙农贸市场于2014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16182.78(24.27亩)平方米,有固定经营户450户,农村街天临时摊贩400户;武华农贸市场于2015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33510.7平方米(50.27亩),市场现有固定经营户620户,农村街天临时摊贩430户。

三、建设前的农贸市场存在的现状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农贸市场的设施功能和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需要,普遍存在市场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交易场所拥挤、市场功能不全、车辆乱停、摊位乱摆,市场内脏、乱、差现象突出等问题。

(一)右甸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主办方责任落实不到位,市场管理制度不健全。二是市场设施设备陈旧老化。三是市场划行归市不规范。四是市场内占道经营现象突出。五是市场内活禽宰杀与销售未分区、无隔断。六是市场内食品经营行为不规范,脏、乱、差、有异味。

(二)达丙、武华农贸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设施简陋,市场功能不全,市场内水、电、道路、消防设施、地面硬化、交易摊位、停车、排水及排污、垃圾处理等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二是市场总体规划、摊位设置不尽合理,市场内部分区域拥挤堵塞,部分场地又闲置浪费。三是两个农贸市场为开放式市场,管理难度大。四是职能职责部门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效管理。

建设目标: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美丽县城”建设、“七个专项行动”意见中关于农贸市场建设和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以安全、整洁、卫生、方便为原则,利用三年时间完成县城城区三个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提升改造,基本达到标准化农贸市场的要求。其中2020年1月底前完成右甸农贸市场提升改造工作;2021年3月底前完成武华、达丙农贸市场的扩建工作;农贸市场规范管理提升改造的主要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1.主体建筑装修和改造;2.经营区域布局调整;3.供水、供电、照明设施达标配置;4.排污系统改造,垃圾处理设施配置;5.摊位改造与装修;6.检验检疫设施配套;7.便民服务设施设置;8.完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9.配备职能管理人员;10.建设2800平方米大棚,11.建设170平方米管理用房。通过对城区农贸市场的提升改造,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市场环境整洁、商品摆放有序、食品卫生安全、经营合法规范、服务配套齐全”的工作目标。

四、工程进展情况:

(一)昌宁县右甸农贸市场提升改造项目,已于2019年8月完成了项目立项、设计、预算、工程议标等工作,投资412万元,于2020年1月完成了工程竣工验收和决算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工程审计。

(二)昌宁县城农贸市场(达丙)扩建项目,于2020年10月完成了项目立项、设计、预算、工程招标等工作,计划投资257.1万元,计划2021年3月竣工验收,目前工程已经完成85%的工作进度。

(三)昌宁县城农贸市场(武华)扩建项目,于2020年10月完成了项目立项、设计、预算、工程招标等工作,计划投资254.6万元,于2021年1月底完成了全面建设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结算。

五、项目效益:一是解决了农贸市场脏乱差问题;二是改善了昌宁15万老百姓的农副产品临时销售和平时的菜篮子问题;三是完善了管理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

六、需上级部门给予解决的问题,三个项目已经基本接近竣工验收,总投资约923.7万元,目前资金拨付218.04万元,资金缺口过大。

昌宁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