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11533025015264586Y-/2022-1016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柯街镇
公开目录 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2-10-16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柯街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设置管理方案解读

一、出台背景

国内局部地区出现聚集性疫情,疫情“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全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安全规范运行,严防因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工作人员、隔离点周围群众、隔离对象感染风险增加,甚至造成疫情传播。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九版)》和省、市、县相关要求,结合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集中隔离的目的和意义

将新冠肺炎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简称密接)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也称次密接)及时排查隔离是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的重要内容。对于隔离者本人来说,通过隔离期间严格的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可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对于他人来讲,通过对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和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可阻断病毒进一步传播,控制疫情蔓延。

三、隔离分为几种?为什么要集中隔离?

隔离分为集中医学隔离和居家医学隔离,密切接触者以及密接的密接都需要集中隔离。如特殊情况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的人员,可采取居家隔离。但由于居家隔离很难做到单人单间不接触,很容易导致家庭内传播,因此将密接和次密接等风险人群集中到隔离点进行医学隔离观察更有利于病例发现和疫情控制。

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社区,尤其是城中村,邻里之间熟悉,很难保证人与人之间不接触;在高层当中由于上下楼均需共用电梯,如果管控不严的话,也可能通过共同使用电梯导致病毒的传播。因此将密接和次密接等风险人群集中到隔离点进行医学隔离观察,是保证社区消除一切潜在可能传染源的一个必要措施。

四、隔离场所三区划分与前期准备

1.隔离场所功能划分。隔离观察点按可能的污染风险划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要有物理阻隔。观察点设置清洁和污染两个通道,两个通道不得交叉。根据不同批次密切接触者的解除日期划分楼层或区域,各楼层或区域间不得相互交叉。

2.隔离场所地毯处理技术要求。集中隔离观察酒店房间如有地毯,在人员入住前应对地毯使用其他不透水材料(如塑料、聚酯材料、喷绘布等)进行覆盖处理,并保证接头处密封。

3.隔离场所生活垃圾和医废暂存处。隔离观察(留验)人员的生活垃圾要有临时存放点,临时存放点要在偏僻、人员不易接触的地方。临时存放点设有垃圾箱(桶),垃圾箱(桶)必须有盖。医废存放地应有遮盖设施,防止污染周围环境。

4.物资和文书准备。应准备足够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消用品、温度计、需要发放的和信息采集的相关文书;将工作点工作相关的文件、制度等准备齐全。准备隔离人员必需的清洁用具和消毒品。

5.培训工作。对隔离场所全体工作人员开展工作要求、个人防护、消毒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