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526415-6/20250220-00004 | 发布机构 | 昌宁县司法局 |
公开目录 | 公共法律服务基层法律服务 | 发布日期 | 2025-02-20 |
文号 | 浏览量 |
近年来,昌宁县立足自身职能职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五个聚焦”,着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聚焦抓早抓小,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云南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条例》,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行动,坚持“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原则,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工作,着力提升调解工作质效。2024年,全县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衔接,累计排查和受理案件1474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聚焦风险防控,加强特殊人群管控工作。全面落实安置帮教工作各项政策措施,健全完善帮教管控机制,实行一人一档,严格落实回访制度,加强思想教育,形成全方位的帮教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视频探视,将帮教工作延伸进高墙。加快推进社区矫正智能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全面提升社区矫正监管质效。积极构建执行法律统一规范、监督管理严密到位、教育帮扶效果明显的社区矫正工作格局。立足“数字司法·智慧矫正”基本目标,高质量完成“智慧矫正中心”创建任务,社区矫正形势总体安全稳定。
聚焦要素保障,健全市域法治建设体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以全面深化依法治县为主线,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以及“一规划两方案”,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推进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落实,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构建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加大法治文化场所示范点建设力度,完成法治文化场所示范点建设项目2个。发挥专项普法队伍、法治副校长、司法所长等作用,以“分散+集中”“面对面+线上宣传”等形式,以案释法宣传宣讲、学习培训、法治课等方式,开展“开学第一法治课”“法治宣传进校园”“送法进农村”“送法进家庭”等活动,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2024年,全县开展法治宣传3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20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余份。
聚焦公平正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抓紧抓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全年累计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4次,培训执法人员1000余人。组织开展2024年度行政执法资格网上考试,共有112人参加考试,合格率95.54%。主动配合相关部门扎实推进乡镇明责赋权扩能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力度,着力提升乡镇行政执法水平。深入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着力监督推进“两法衔接”。年内抽取评查14个行政执法单位共计80件行政执法卷宗,对案卷评查中发现的执法工作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执法当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做了总结梳理,有效促进执法工作规范化。县人民政府分管行政执法工作的领导对评查出的7卷不合格案卷所涉5个行政执法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聚焦服务为民,提供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统筹13个乡镇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124个法律服务工作室点学用“乡村法治通”法律服务机器人,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的知晓率、使用率和首选率均达到100%。2024年,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94件,提供各类法律咨询600余人次。有序推进“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服务,4家律所、38名律师分别到各挂钩村开展法律服务工作,通过预约服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婚姻家庭、邻里关系、赡养抚养、务工讨薪等各类与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咨询16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讲法治课2场次,帮助村(社区)做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合法性审查,实现村规民约合法性审查覆盖率100%,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回应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