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15-6-/2023-0217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司法局
公开目录 公共法律服务法治宣传教育 发布日期 2023-02-17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柯街:“四个紧盯”推进“八五”普法走深走实

2022年以来,昌宁县柯街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以法治乡村建设和法治宣传教育为重点,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四个紧盯”工作措施推进“八五”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紧盯统筹部署,普法工作有方向在全面总结“七五”普法工作成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八五”普法,细化分解任务,制定下发“八五”普法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任务清单,将责任分解到各单位、部门和村(社区),明确普法措施,压实普法责任,确保普法工作有抓手、能落地。将普法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进行定期通报,推动各单位扛起普法责任。

紧盯重点对象,普法工作有深度一是聚焦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扩大学法领头雁效果。深化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重大决策专题学法等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推动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扎实开展“送法进机关”活动。在“每周一讲”时加强对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人民调解法、法律援助法、反有组织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增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主动性自觉性,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二是聚焦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夯实学法基础。将青少年普法纳入“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宣传内容,按要求配备法治副校长,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各普法单位、法治副校长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宣传进校园、防溺水防性侵防校园暴力法治讲座、“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法治宣传10余场次,利用上学放学时间普法、“小手拉大手”等向家长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20余次,不断提高家长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三是聚焦村(居)民这一重点多数,扩大宣传覆盖面。深化“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民族村寨”工作,借助“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一村(社区)一律师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网格员加强对农村村民、民族地区群众的普法宣传和公益性法律服务,使其掌握日常生产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了解自身权利义务,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6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3万余人。

紧盯重点内容,普法工作有力度一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民普法全过程各方面,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不同对象的法治需求,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普法,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走深走实。二是广泛开展以宪法和民法典为重点的全民法治宣传教育。开展宪法专题法治讲座、在“柯街生活”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加强中小学生宪法理念教育,参与线上宪法知识有奖问答、“大手拉小手”宪法主题学法活动。将民法典学习宣传纳入“法律六+N进”活动内容,利用集中宣传、专题讲座、短视频、法条释义、以案释法等形式,全方位推送阐释民法典,引导社会各界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三是利用进村入户普法、调解中普法、院坝普法、火塘讲法等结合实际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主题法治宣传活动,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为法治宣传工作家喻户晓、入脑入心营造了良好氛围。

紧盯依法治理,普法工作有成效一是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力度。加强对已创建的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动态管理和指导。二是深入实施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在农村法治宣传教育、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积极作用。三是深入实施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在12个村(社区)培育“法律明白人”60人,举办培训6场次。四是深入推进法治专业队伍作用。配齐配强“村(社区)法律顾问”“法治村官”等,全方位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有效提升基层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做实做细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各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组织普法宣讲团、普法骨干、普法志愿者、法律顾问深入村组为群众提供各类精准法律服务。截至目前,全镇已组织法律顾问赴村(社区)14次,帮助审查村规民约12份,提供村(社区)治理法律意见5条,举办法治讲座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