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索引号 01526403-3-/2021-0812001 发布机构 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
公开目录 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1-08-12
文号 浏览量
主题词
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根据《中共昌宁县委办公室关于报送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认真总结上半年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林草进行运行情况、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等,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1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抓实生态修复项目管理

一是稳步推进国土绿化工程。截至6月底,除1.5万亩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森林抚育正在开展内业数据资料整理外,已经完成项目造林选址及项目作业设计编制上报,义务植树42万株。二是严抓退耕还林整改落实。组织完成11.88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效检查工作,做好资金兑付准备;完成退耕还林整改资料查阅、影像判读、数据叠加分析以及进行2015年—2017年退耕矢量数据规范工作。

(二)抓实林草资源日常监管

一是协助开展林业数表编制。协助完成云南松、华山松林业数表编制外业样木等数据采集工作;完成耈街彝族苗族乡金马村寨子头村民小组三星地至茶地至杨梅树平坦边止森林防火通道改(扩)建项目森林资源现状核查及设计工作;完成西桂林区灾害木调查;完成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公益林数据校核。二是主动服务项目审查。对永平至昌宁高速公路(昌宁段)永昌澜沧江特大桥昌宁岸地质勘探临时进场道路项目等重点、重大项目,主动提供优质服务,提前介入,化被动为主动,认真审核、悉心指导;完成国土资源局矿山联勘联审6次,发改局项目审查4次。三是规范资源监测和管理。开展2020年度林草资源管护项目检查,规范资金使用、档案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和队伍建设;完成草原固定监测点返青期监测。

(三)抓实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自然保护地管理

一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发放《森林资源保护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悬挂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横幅20条,报送宣传信息34条,组织拍摄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资料视频10余次。二是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在西山林场、翁堵镇、勐统镇、珠街乡设立固定观察点6个,13乡镇分别设置监测样地和巡查线路;加大候鸟重要迁徙通道、栖息地、繁殖地及猛禽迁徙路线巡护力度,建立巡护监测制度,开展重点监测;引进红外线相机20台,监测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状态,先后监测拍摄到林麝、黑颈长尾雉、熊猴、云猫、黄喉貂、豹猫、白腹锦鸡、红喉山鹧鸪、环颈山鹧鸪、红腹角雉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实现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动态监测零的突破。

(四)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控

一是提高森林草原防火知晓率。半年来全县共张贴各类宣传标语8305多条,出动宣传车2874台次,广电宣传714场次、短信宣传12.23万条,发放各类宣传单11.53万份、宣传手册9万本,新制、翻新宣传牌2657块,制发防火宣传环保袋1.84万个,宣传折页1万张,《昌宁县中小学森林草原防火知识教材》2000本,宣传小标牌2000块,张贴省、市、县防火命令4387张。二是签订森林草原防火承诺。全县各级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种责任制,层层签订四个责任状(书)2346份,与农户、干部职工签订承诺书4.32万份。与凤庆县、巍山县、永平县签订联防协议179份。三是储备森林草原防火资金物资。投入防火资金225.86万元。四是建立森林草原防火队伍。田园镇、卡斯镇、更戛乡、耈街乡等重点林区乡镇将在高火险期组建4支80人的季节性专业扑火队;县级组建1支138人、县林业和草原局组建1支40人的应急扑火队,各乡镇、林场均组建15至30人不等的应急扑火队,全县共有应急扑火队43支945人,义务扑火队189支2984人。五是严查森林草原防火源头。及时启用和填报“互联网+森林草原防火督查”系统,将防火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推广“防火码”的使用,有效管控进山人员。开展打击违法违规用火行为专项治理行动,查处违规用火213起,金额7.07万元。

(五)抓实行政审批事项管理

审核审批建设项目使用林地4件,面积23.3870公顷,收森林植被恢复费205705.00元。按使用林地性质分,县级审批临时占用1件,面积2.076公顷,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3件,面积1.2050公顷。

(六)抓实林政执法案件办理

审核审批各类林政案件12件,处罚12人次,收取林政罚款7.472828万元、没收木材8.541立方米、没收鹦鹉3只。

二、林草经济发展运行情况

(一)林草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林草业总产值94346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约增加13846万元,增幅约为17.2%。其中:第一产业58541万元,第二产业30472万元,第三产业5333万元。

(二)林草产业发展情况

全县泡核桃面积达180万亩,2021年预计实现核桃产量8.9万吨,预计9月底完成3.56万吨产量,12月底全面完成8.9万吨产量,产值约11.5亿元。全县澳洲坚果面积达20万亩,2021年预计实现产量3500吨,预计9月底完成2100吨产量,12月底全面完成3500吨产量,产值约1.4亿元。

(三)林草项目资金情况

2021县委、县政府安排县林业和草原局年向上争取资金任务数8368万元,上半年已向上争取林业项目9个,完成项目资金7334万元,为任务总数的87.64%,其中:预算内完成7254万元,为任务总数的占86.69%;预算外完成80万元,为任务总数的0.96%。完成非税收入29.09万元(林业罚没收入22.79万元,植被恢复费6.3万元)

三、2021年林草项目推进情况

(一)云南省昌宁县2020年度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为0.3万亩,布局在更戛乡2个村,共区划17个小班,涉及农户256户,人口1009人;项目建设内容为陡坡耕地及重点生态脆弱区域的坡耕地进行生态治理;项目建设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项目概算总投资503.5146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外业调查规划;编制完成《云南省昌宁县2020年度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作业设计》;完成造林地块预整地工作。

(二)昌宁县2021年异地植被恢复造林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为620亩,其中:温泉镇143亩;田园镇18亩;更戛乡459亩;建设内容为人工植苗造林,造林树种为思茅松、华山松、旱冬瓜和藏柏等4个树种;项目建设时间为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项目概算总投资为45.56802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外业调查规划;编制完成《昌宁县2021年异地植被恢复造林项目作业设计》;在温泉镇完成异地植被造林142亩。

(三)昌宁县2021年度澳洲坚果抚育管理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建设规模为10000亩,其中:鸡飞镇3000亩,翁堵镇2000亩,更戛乡3000亩,珠街乡2000亩;项目建设内容为实施“补植+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抚育措施1000亩;实施“品种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抚育措施228亩;实施“施肥+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抚育措施8772亩;开展技术培训5期500人次;项目建设时间为2021年6月—2021年12月;项目概算总投资3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外业调查规划;《昌宁县2021年度澳洲坚果抚育管理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已获县扶贫办批复,正在组织招投标工作。

(四)昌宁县2021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森林抚育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15000亩,其中:温泉镇4000亩;田园镇4000亩;勐统镇4000亩;漭水镇3000亩。建设内容为抚育间伐、修枝、割灌除草、施肥等;设立抚育监测样地3组;维修林区抚育便道10公里。建设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项目概算总投资300万元。目前正在开展作业设计编制,预计8月15以前完成作业设计,11月份以前完成施工任务。

四、存在困难问题

(一)技术储备建设能力不足

一是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基础调查、科研监测、开发利用和建设发展等资金投入不足。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能转变带来职责范围的扩大,现有的技术力量逐渐不能满足新的工作形势和需求。

(二)资源利用和保护矛盾突出

随着林草职能重心的转变,早年的大规模营林生产已经逐渐减少,工作重心由营林生产转向资源管护。加速建立资源管护与开发动态平衡体系、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变得越来越迫切。

(三)生态环保宣教存在短板

宣教重视程度不够,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创新,解释疑惑能力有待提高;宣传资源分散,宣传干部队伍建设不足,大宣传格局尚未形成;宣传形式单调,生态文化生产能力有待发展,群众参与度不够。

五、下步工作计划

(一)调优配齐专业技术力量

通过组织业务培训,培养提升一批专业技术骨干;通过招录考试,纳新吸收一批年轻的技术人员;通过优化部门人员构成,逐步增强各部门业务能力。

(二)高质量推进2021年森林督查暨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等六项工作

开展森林督查、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国家级公益林监测、省级公益林监测、森林资源监测、湿地资源监测六项工作,进一步推进毁林专项行动,统筹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持续推进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等工作。

(三)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

结合昌宁县“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和思路,科学推进昌宁澜沧江县级自然保护区、昌宁右甸河省级湿地公园的整合优化工作。

(四)优化林草宣教资源配置

加强生态环保理念的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林草行业政策法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整合单位宣传资源,拓展宣传方式,科学开展新媒体平台运营。

昌宁县林业和草原局

2021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