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鸡飞镇实现“三无”村创收

发布日期:2017-04-07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近年来,鸡飞镇面对“无资产、无资源、无资金”“三无”村这块“硬骨头”,采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山无水靠智慧的策略,实现了“三无”村创收。一是靠山吃山,产业统筹型创收。鸡飞镇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积极推动万亩柑橘基地建设,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产业销售实现集体经济收入多元化,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创造8.1万元集体收入。二是靠水吃水,管理服务型创收。鸡飞镇水利设施普遍存在基础弱,主体乱,效益低,重建轻管的问题。为此,全镇以问题为导向,成立昌宁县源润用水服务专业合作社,在社员中选举产生理事会和监事会,实现专业化、规范化、营销化管理,增强建管用功能,拓宽投融资渠道,实现群众每年增收3.1万元。三是无山无水靠智慧,异地发展型创收。位于鸡飞镇西部的英韬村,是全县无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之一,村上无钱为民办事,严重制约工作开展。为此,鸡飞镇党委专题研究部署,先后组织全体驻村人员及下设支部书记到漭水河尾社区和田园新城社区参观学习黑木耳种植及胡峰养殖;到湾甸乡小街子村参观肉牛养殖;让移动公司在村委会党员活动室房顶建设4G网络基站,每年收取租金4500元;参与鸡飞镇为民服务站建设入股10万元,每年铺面出租收益1.5万元;由村委会集体出资14万元转租60亩泡核桃及茶地(租赁期限41年),目前每年收益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