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田园镇四角田城乡一体化建设初见实效

发布日期:2014-10-27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正是深秋苍茫时,层林染霜叶斑斓。沿着蜿蜒宽阔的林间大道,迎着变幻迷离、目不暇接的深秋山野画卷,从山水田园城市昌宁县城往东车行约半小时,走进“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四角田社区,一座初具雏形的“菌子一条街”隐匿山间。宽阔的街道,整齐划一的楼房,一应俱全的学校、卫生室、活动广场、集贸市场规划有致、布局有序,让人犹如时空转换,瞬间远离喧嚣,回归自然,觅得宁静。

街边一座新建的小楼里,村民杨继泽乐呵呵地说,靠着国家项目的支持,自家花了12万钱,就从交通闭塞、地质滑坡的远处搬到街子住上了小楼,还做起了菌子收购贸易的生意,危房滑坡的担心没了,看病上学方便了,收入增加了,日子一天天红火起来了。

整条小街上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处处都充满了和老杨一样幸福的欢乐。村民李钟波计划着要筹集资金,在这街上办个野生菌加工工厂。他说,有了这集市,四角田野生食用菌产业大有可为;村民王军则一心盘算着要把自家的农家乐再提个档次,他今年可是尝到了甜头,收菌、卖菌加上经营农家乐,收入不掉15万元。老杨、老李和老王们都说,这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真是百年不遇的大好事呀!

田园镇四角田社区位于县城东北12公里处,国土面积3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2.4%,是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县城右甸坝田园城市的环山绿色屏障;社区下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57人,主要产业为粮、牧、茶、桑、核桃、野生食用菌和劳务输出。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增幅达35%。

2013年1月,四角田社区被列为全县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试点,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围绕建设“菌美田园、美丽乡村、田园城市绿色屏障和后花园”的总目标,通过专群结合定规划、统筹推进一体化、机制保障常态化,着力实施产业培植、人的素质提升、集市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集镇建设投资728万元,其中,政府投资518万元、群众投资210万元,超额完成年度规划建设目标,取得了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加1850元的实际成效,为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顺应发展定目标,专群结合定规划。按照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全新判断和战略部署,围绕全县“三大目标、四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立足实际,着眼发展,顺应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发展的新趋势,确立了“建设美丽乡村与推进农民进城”双轮齐驱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依靠绿色发展,做大做强林下产业、建设菌子一条街、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的建设总目标。专群结合确定规划。分类走访代表性农户、发放群众创业意向意愿征集表、召开群众代表“诸葛亮会”,摸准现状,汇集民智,为规划打牢群众基础,再出资70万元,聘请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形成总体规划、分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交由县直专业部门、群众代表和镇村干部三堂会审,确保规划顺应发展、满足民意、科学可行。

培植支柱产业,铸造建设发动机。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山有其主、主有其责,推进林地经营权流转,组建野生食用菌协会,推广野生食用菌人工促繁殖技术,扶持野生食用菌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深化野生食用菌抱团直销、品牌增值,实现野生食用菌总收入1200万元,户均收入5万元以上22户,人均野生食用菌收入达11645元;发展蚕桑960亩,实现收入169.32万元;发展茶园4000亩,实现收入640万元;养殖大牲畜1312头,实现收入12万元;劳务输出37人,实现收入11.84万元;为开展建设提供了持续增收的资金保障。

着力人的一体化,打开建设总开关。整合群团组织深化文明乡风孕育;组建农、林、牧等农科培训队伍,开展新型农民培训5场320人,扶持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3户,完成农转城284人,为发展集约农业、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提供人本核心的强力支撑。

——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确保建设惠民生。投资35万元,建成建筑面积164.9平米的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3名,实现基本卫生保健和诊疗不出村;投资120万元,扩建完小教学楼1幢648.6平方米,投资55.18万元,在建民校共用运动场2000平方米;投资4.5万元,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覆盖工程;投资0.2万元,建成农民书屋、电子阅览室;投资20万元,建成自然村小支部活动室和农民文体娱乐场所3处5间250平方米,组建农民文艺队1个20人,开展文艺活动3场次,逐步让群众享有城乡一体化的教科文卫公共服务。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搬开发展拦路石。投资780万元,建成连接昌漭公路接通县城的水泥主干道11.52公里54600平方米,投资8.45万元,种植沿路樱花650株;投资352万元,完成“菌子一条街”三通一平;整合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147万元,拉动群众投入1470万元,搬迁49户群众到集市建房居住、经商;投资30万元完成全社区农电改造。(普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