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培训进家来,苗寨有了“充电宝”
七月的长山一片繁忙景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移民搬迁等如火如荼推进中,村委会里也热闹非凡,一大批苗族同胞正襟危坐,聚精会神地听台上的技术员讲解,原来,这是县蚕桑技术推广站的技术员到长山村开展技术培训来啦!
长山村地处昌宁县勐统镇南部,是全县42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之一,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1户1236人。全村24个村民小组918户3935人,其中10个苗族村民小组328户1530人。长山村拥有老桑园面积791.7亩,2016年新植1086亩,涉及21个村民小组240户,其中苗族同胞43户217亩。
自开展精准扶贫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为解决长山苗族同胞科技素质偏低、种桑养蚕技术水平差的难题,县蚕桑站高度重视,成立技术帮扶服务组,专题编写针对苗族群众可接受的培训教材,通过图片、PPT、教学视频等通俗易懂的教学方式,将桑园新植和管理、桑树病虫害防治、树型养成、消毒防病、小蚕共育、大蚕养殖、方格蔟具使用等实用、省力、先进的桑蚕种养技术送到家门口进行培训,为苗岭山寨脱贫攻坚、苗族同胞增收致富输送科技支撑动力。此次培训共开展两天两期,培训农户216人,其中1/3以上为苗族同胞。
长山村蚕桑辅导员张文学激动地说:“我们长山的苗族同胞开始种桑养蚕后,感觉就是新买了一部没有电的手机,想用又用不了,县蚕桑站的技术员来给我们培训后,为我们打开了电源,灌输了知识,指明了方向,他们就是我们种桑养蚕技术的‘充电宝’啊!”
鱼塘村民组的苗族群众冯芝云是全村唯一的苗族小蚕共育户,培训结束后,他感慨地说:“我们苗族群众栽了桑后一直在当心养蚕给能成功,通过培训后大家信心倍增,我们只要管好桑、抓好消毒防病和小蚕共育,发展产业脱贫目标指日可待!大家说对不对?”旁边的苗族群众连声说:“对、对、对”,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整个苗寨响起了阵阵欢愉的笑声。(罗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