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昌宁依托天然水域打造生态渔业品牌效果好

发布日期:2018-10-30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近年来,昌宁县依托澜沧江小湾库区天然水域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淡水鱼养殖,逐步形成政府推动、龙头带动的发展格局,以小湾库区生态养殖为重点的淡水渔业蓬勃发展,水产养殖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中的新亮点。

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澜沧江小湾库区水域环境保护良好,湖水清澈、水产丰富,目前拥有花鲢、白鲢、鲤鱼、草鱼、鲫鱼等数十种鱼类,公司2009-2017年累计在澜沧江小湾库区放流各种规格鲢鳙鱼鱼种7445万尾,这些鱼儿原生态放养,纯天然成长,营养价值高,鱼肉味道鲜美,投放市场以后供不应求。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人繁天养”和“以生命守护生态 以真诚面对健康”的理念,注重生态养殖,经过不断探索,在各方面取得了突破,目前,累计投资约2.5亿元,年渔业产量2000多吨。云南小湾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鸿介绍:“现在我们小湾鱼已经取得了有机生态无公害产品等证书,在全国产生了知名度,今后将在生态养殖、大水面养殖,在休闲垂钓、餐饮文化这块的开发上加大力度,提高综合效益,更好的服务于沿江的人民群众和渔民。”

昌宁渔业从上世纪50年代以后,开始由自然捕捞向人工养殖转变,但进程一直很慢,一直到70年代建成昌宁县鱼苗站后,渔业养殖才逐步发展。特别是小湾水电站蓄水后,在小湾库区生态养殖的带动下,昌宁水产养殖业逐渐进入快速发展期。2017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77970亩,其中水库生态养殖77510亩,池塘养殖2460亩,网箱养殖55亩,稻田综合种养40000亩,水产品产量12700吨,产值1.6亿元。渔政管理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相关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渔业安全健康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增殖放流,2013年以来累计在澜沧江、怒江流域增殖放流鲢鱼、鳙鱼等鱼种273万尾,有效保护和改善了澜沧江、怒江流域的水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