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提出生猪价格下滑应对建议
根据昌宁县畜牧兽医局3月7日至8日对田园、柯街、大田坝3个乡镇的部分养殖户进行走访调查,结合全县畜禽监测所掌握的数据显示:春节后,昌宁县猪价下跌,生猪养殖出现了三年首次行业亏损的局面。县畜牧兽医局结合昌宁实际,给养殖户提出合理的应对建议。
调查显示,受全国新一轮猪价下跌的影响,春节过后昌宁生猪价格也出现了下跌。当前肥猪价格已跌至12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27.3%,比春节前下降14.3%;仔猪价格26元/公斤左右,同比下降38.1%,比春节前下降14.3%。当前的情况看,猪价跌势还在持续。
与此同时,主要原料玉米、豆粕市场则出现上涨趋势,与下游生猪市场暴跌行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前玉米价格涨至2.1元每公斤,同比上涨5%,比春节前上涨2%;豆粕价格为3.3元每公斤,同比上涨3.1%,比春节前上涨1.9%。
“一眨眼间一头猪又要少卖好几百钱了,还有上百头没卖,要咋整?” 如养殖户李某所说,由于2015年以前猪价经历了一段很长时间的低迷,加上近两年猪周期规律反常,养殖户对生猪价格变化反应较为敏感,只要猪价下降或者低位徘徊,养殖户恐慌的心理反应就较为明显,许多养殖户对市场信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养殖户杨某某无奈地说:“我们这里猪价随这种跌法,别处给是也这种跌法,要到什么时候猪价才会涨起点?”
经深入调查分析,此次猪价下跌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在供应方面,由于近两年的生猪高价位高效益高利润驱使,很多散养户恢复养殖积极补栏,规模猪场也加速扩张,数量增加,养殖规模扩大;在需求方面,春节过后已进入猪肉消费淡季,在此期间鲜猪肉的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从以往的规律来看,一般进入夏季以后这种消费态势才会有一定的改变,只有消费最淡季过去之后,猪价才具备了实质性反弹的条件。从供需双方来看,预评生猪行情的真正反弹态势要等到5月份以后才会出现。二是生猪价格市场周期性变化。本次猪价下跌是2015年以来生猪价格上涨以后价格波动和“猪周期”较为明显的一次。此轮猪价下跌的速度较快,不到一个月时间肥猪价格平均每公斤跌了4元多,生猪养殖出现了三年首次行业亏损。
根据调查分析,昌宁县畜牧兽医局建议养殖户:一是合理安排生产。养猪户在猪价低迷时,应合理安排生产,做到适时出栏和补栏,适度调整养殖规模,亏损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存栏结构,减量保本。养猪户应合理选择出栏时间,切勿选择恐慌性抛售,顺势而为,落袋为安。二是走低成本才的“稳养猪”之路。从猪场用药和饲料成本上下功夫,做好猪病预防免疫,减少育肥期药物使用;饲料上要选择高性价比的产品,减少饲喂过程中的浪费。
- 上一篇:我县落实“减费减负”政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 下一篇: 昌宁:六举措力促工业聚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