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昌宁“十二五”期间核桃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发布日期:2015-12-22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十二五”以来,昌宁县将核桃产业作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推进“生态昌宁”建设、一二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来培植,核桃产业呈现出“基地规模大、辐射带动广、产业提速快、发展势头好”的态势,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核桃基地已成规模。五年累计新增泡核桃53.8万亩,2015年末,全县核桃基地面积达180万亩,有117个村(社区)、1644个村民小组、55637户农户种植核桃。其中,有10个乡镇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有80个村的核桃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农民人均种植核桃6亩。建成了温泉镇六甲山、耈街乡金马水炉片区、柯街镇仙岳扁瓦片区3个万亩连片的核桃示范园。  

核桃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县核桃挂果面积达116.85万亩,2015年实现总产4万吨,产值10.2亿元,核桃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产量居全市第一,农民人均核桃收入达2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38.5%。2014年全省高效林业核桃产业提质增效现场会在昌宁召开,省林业厅对昌宁县核桃产业给予了面积规模、质量品质、发展潜力“三个全省第一”的高度评价。  

技术措施不断成熟。制定了《昌宁无公害核桃生产标准》、《地理标志昌宁核桃》、《昌宁核桃生产技术规范》三个核桃生产地方标准,总结了“七个一”(选一块好地、挖一个大塘、种一株优质苗、施一担农家肥、浇一桶定根水、盖一块地膜、围一圈篾笼)核桃丰产栽培技术措施和“四个一”(一套以耕代抚间作措施,一年两次施肥、一次整形修剪、一次病虫害统防统治)核桃抚育管理措施,引导群众成熟采收核桃,发明了泡核桃弹片式剥青皮机,积极推广智能化无烟烘烤,做到核桃种植、抚育、采收、加工等每一个重点环节都有明确的技术支撑。  

科技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林协会重新复查命名昌宁县为“中国核桃之乡”,耈街乡核桃产业大道4000亩核桃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柯街镇扁瓦村细香核桃抚育复壮项目被列为中央科技推广项目,下六甲核桃基地被列为市级核桃产业科技示范园,省林业科技推广项目核桃老树复壮技术推广成效明显。五年累计开展林业技术培训235场次,受训林农超过1.5万人次,组建了由130人组成的核桃提质增效技术服务队,推广普及核桃无烟烘烤炉505座。  

林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县有核桃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共计239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农示范社15家、核桃专业合作社48个),年加工核桃4.6万吨,工业增加值3亿元,拉动工业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全县从事核桃加工和贸易的人员达1.5万人,带动就业4.2万人,拉动三产增长2.4个百分点。实现了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发展目标。(高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