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八方核桃“接二连三”聚田园

发布日期:2015-09-05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跨入金秋,大地丰收,昌宁县田园镇又开始了繁忙的核桃收购、加工、贸易的黄金旺季。凭着几年来打造“云南省重要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澜沧江流域区域农特产品流通集散地和商贸中心”的建设成效,靠着便捷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组合优势,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八方核桃归聚田园,“接二连三”带来了增收效应。

右文社区中三甲村民组的韩绍成,新华社区马桥村民组的黄艳芬,达丙社区中八甲村民组的穆贵平……一大批收购大户、专业合作社社长,早早就备好了资金,联系好了四川、甘肃等地的熟客,找好了进山收购的经纪人,甚至头几月里就放了定钱,订好了青皮核桃,只等着核桃成熟,就奔向八方忙碌了起来。韩绍成足足筹备了200多万的收购资金,又新添了5台青皮核桃物理脱皮机,建设了4座无烟核桃烘干窑。动手一个星期,就到漭水镇、翁堵镇、耈街乡、珠街乡,甚至临县凤庆县等核桃主产区足足收来了20多吨青核桃,招了60多名工人连轴转干了起来。韩绍成说,现在客商就在意无污染加工,所以,自己花了大价钱改造设备,坚决杜绝未熟采摘、坚决杜绝使用化学堆捂剂,确保了核桃质量,客商都很喜欢。第一批货已经发往四川,价格虽较往年略为走低,但利润还是大有赚头。

右文三甲的杨春湖也和往年一样开始了“敲核桃”的务工旺季,每天清早就带着午餐到离家几百米外的笑果果食品公司,开始忙碌的一天。她说,自己家里田地少,每年都要靠帮人加工核桃赚上几千元的收入。加工厂里按公斤计算工资,杨春湖是个老熟手,每天总能拿到一百多、甚至两百多的工钱。加工车间里,还有很多妇女是一早坐着公交车从临镇漭水、温泉赶来“敲核桃”的。因为人工紧张,许多老板都帮他们付了车票钱,还管一顿午饭。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大姐大妈们,每天收工,总能笑呵呵的拿到一两百元红票子。不拖不欠,个个喜笑颜开,半天都不敢请假耽误。

自己开了个北京小卡货车的李志华也是马不停蹄,每天忙着进山拉核桃,因为吨位小,车身灵便,最适应山路,所以每天总能赚到上千元的收入。而开双桥大卡车的张玉强则忙着把加工好的核桃运输到昆明火车站。还请了个帮手开车,三天一个来回,每转收入总不少五六千元。

核桃的黄金季节,富了山里的果农,也带富了坝子里收购、加工、运输的群众,个个都忙得不亦乐乎,喜笑颜开。

据田园镇副镇长张建富介绍,田园镇发挥县域经济中心城镇的优势,着力从资金、信息、技术、无污染防控、人力资源提供等环节深化服务,全镇核桃产业呈现了产自第一产业,连接第二第三产业的“接二连三”洼地聚集效应,每年都能实现三次产业收入3亿多元,带动8000多名群众增收;核桃产业正大跨步发展为田园镇的增收骨干支柱产业。

张建富同时说,为确保田园核桃绿色优质,镇里提早就着手开始了成熟采摘、化学药剂禁用等宣传和检查工作,并配合县级主管部门推广了无烟烘干窑、核桃青皮物理脱皮机等的推广应用,田园核桃的绿色优质更拓展了市场,赢得了青睐。

正忙着给四川客人发货的韩绍成笑呵呵的说,田园镇自产核桃不算多,但田园镇群众的核桃收入真是不算少,这几天就得跑到外乡镇请工人,说明顺坝两边的群众都没闲着,这核桃产业可真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