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正文

昌宁创新发展方式接长经济“短板”

发布日期:2014-09-25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近年来,昌宁县积极采取措施,重点在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和优化服务方面下功夫,重点突破工业经济这块“短板”,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昌宁县的生物资源加工园区总体规划为“一园两片”,控制面积12.13平方公里,其中县城东北部6.4平方公里的“田园轻工业片区”以生物资源加工为主。柯街镇西北部5.73平方公里的“柯街重工业片区”,以清洁载能、新型建材为主。201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1.22亿元,工业增加值13.8亿元;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8.84亿元,上缴税金8800万元。

招商引资是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按照园区的定位和规划,该县把农特产品的精深加工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用工业化的钥匙开启农业产业化之门,不断提高工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使农业成为工业的“第一车间”,以实现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互动发展、良性循环。昌宁红承接茶叶产业,摩尔农庄承接核桃产业,雨润集团和广东猪王承接畜牧产业。今年,昌宁县将有昌宁红、摩尔农庄、15万吨肉类加工、20万吨饲料厂、橄榄酒、柯街养殖场、湾甸养殖场7个农特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投产,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4个。

昌宁县始终坚持构建“大招商”格局,建立企业服务团,按照双向选择原则,从20个单位抽了25名企业服务团成员,既有领导干部,也有技术人员,既有公务员,也有事业编制的工作人员,直接脱产进驻企业、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办理项目建设或生产推进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参与企业决策相关事项;建立“三人议事”挂钩服务机制,把重点工作、重要产业、重大项目三重工作纳入“三人议事”范围,成立由1名县委常委或副县长为第一责任人、1名副处级领导为第二责任人、项目主管单位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三责任人的“三人议事”决策小组,及时分析研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