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时事快讯 >> 正文

昌宁:机械化引领茶业变革 工业茶拓宽增收新路

发布日期:2025-09-19 浏览: 作者: 来源:昌宁新闻网 打印正文

近日,昌宁县茶园与茶叶加工车间里一片忙碌景象。采茶机在茶树间高效穿梭采摘鲜叶,工业化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进行茶叶加工,传统茶叶产业正借助机械化力量焕发新活力,为当地茶农带来实实在在的增收红利,更推动昌宁朝着“工业茶第一县”的目标迈进。

在田园镇达仁村的茶园中,翠绿的茶树整齐排列,采茶机轰鸣作业,鲜嫩的茶叶被快速收集,相较于传统的人工采摘,效率提升明显。这一高效的采摘方式,不仅降低了人工成本,更使茶叶能够规模化、标准化地进入工业茶生产链条,茶农们的收益也因此有了显著变化。

田园镇达仁村茶农李增说:“原来我们茶园是用人工采摘,除去人工工资和肥料成本,一年就剩了1000元左右。但现在呢,用机子采摘,产量、产值都是双增。产量每年在3吨左右,产值在8000元左右,纯收入在4000元左右。”

机械化采摘不仅让茶农实现增收,更为工业茶原料的稳定供应提供了保障。在保山大叶山茶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这些大规模采收的鲜叶正通过全自动生产线,被迅速加工成一批批优质的工业茶。

“茶厂每天的鲜叶进产量比较大,茶农平均每天交售的鲜叶数都在800多斤,既解决了鲜叶下树难,增加了茶农收入,同时也带动了周边闲散劳动力的务工。工业茶主要是销往四川及作为出口,市场前景比较可观。”保山大叶山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昇说。

作为昌宁打造“工业茶第一县”战略的重要一环,机械化采摘与标准化加工深度融合,正不断夯实工业茶发展的产业基础。这种通过统一管理和规模化生产的方式,使茶叶的品质与安全水平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昌宁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夏雪说:“根据县委、县政府打造‘工业茶第一县’的部署,我们在科技特派团帮助下,筹集资金打造了温泉、光山两个试点。核心做法是实行‘投入品统一发放’和‘统一机械化采摘’,重点解决茶叶下树难、提高产量和降低农残问题。目前首批茶叶已开采,效果显著,效率、产量和品质均得到大幅提升。下一步将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从茶园里的机械化采摘,到车间里的工业化加工,昌宁县正以科技为抓手,推动茶叶产业从农业茶向工业茶的转型,让“一片叶子”成为带动乡村振兴、茶农稳定增收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