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时事快讯 >> 正文

市长吴松在指导昌宁“9.16”自然灾害灾后重建工作

发布日期:2015-10-08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10月7日,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赶赴昌宁县,检查指导昌宁 “9.16”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吴松要求,要坚定信心,科学规划,整合资金项目,齐心协力,抓好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工作,努力建设美丽新家园。

9月16日,昌宁县突降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暴雨,引发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灾情发生后,一直在外地考察学习的吴松第一时间要求,要全力以赴做好抢险救灾和受灾群众安置工作。20多天过去了,受灾群众生活过得怎么样?灾后恢复重建进展如何?吴松市长十分关心、关注。7日一大早,吴松从昆明乘坐飞机抵达保山,一下飞机,就转乘汽车,直接率发改局、国土局、水利局、民政局、农业局等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赶往昌宁县。

吴松一行先后深入到漭水镇共裕社区麻地灾害点、浪麻山水库灾害点、共裕重建安置点,田园镇新城社区德老本重建安置点,河西水库灾害点,以及县城保障房小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点,实地查看受灾和抢险救灾情况,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规划选址有没有经过专家的论证?群众劳作路程有多远?……”在漭水镇共裕重建安置点、田园镇新城社区德老本重建安置点,吴松在仔细询问安置点规划情况后要求,安置点的选择必须确保安全、科学,同时也要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在县城保障房小区临时安置点,吴松看望慰问灾区干部群众,与受灾群众代表座谈。“家里的房子怎么样?有没有伤到人?来到城里适不适应?吃的怎么解决?能不能看上电视?……”吴松与田园镇新城社区丫口小组村民赵书芬等10位受灾群众代表拉起了家常,嘘寒问暖,详细了解转移安置群众的生活保障情况,并向参加座谈的受灾群众代表送上被子和大米。吴松说,灾害无情人有情。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关心着大家。这次自然灾害把大家的家园毁了,党委、政府一定会与大家渡过难关,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家园。大家要坚定信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生产互助,团结互帮,恢复生产、发展生产,用双手把新家园建设得更好。

吴松强调,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要把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搬迁之后的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一个契机,把坏事变好事,把灾害点的新农村建设起来,把美丽乡村建设起来。

吴松要求,在重建规划上,县、镇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元素符号,不要一家一户各盖各的。民房建设要力求朴素一点,大方一点,做到美观、大方、实用,既有昌宁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又适合农村人居住。在建设资金上,要采取个人筹集一点、政府补助一点、项目资金整合一点等方式,拓宽灾后恢复重建资金筹措渠道。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把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整合起来,把灾害点的新农村建设起来。要结合正在实施的“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把受灾群众作为干部职工结对帮扶的重点对象,集中整合扶贫移民搬迁安置等政策,把“阳光”集成大的“太阳”,照在受灾群众身上,确保他们2018年底前全部同步脱贫,生活条件和发展水平全面超过灾前水平。

县委副书记、县长段登位,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红玉,县政府副县长赵新华,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吴再忠 字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