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 打开适老化模式
x
当前位置: 首页 >> 茶乡要闻 >> 时事快讯 >> 正文

政协委员走出会场看发展

发布日期:2016-01-05 浏览: 作者: 来源: 打印正文

“有看得见的变化,更有可触及的未来。”1月5日下午,出席政协昌宁县八届四次会议的政协委员走出会场,以委员视察活动的方式,到项目一线与昌宁正发生的日新月异变化“亲密接触”。

政协委员先后来到中医药产业园区、北城教育园区进行视察,面对一年来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的成绩既震撼,又激动。昌宁独特的山区多样性气候,适合中药材种植,主要种类有重楼、当归、茯苓等40多种,全县种植中药材1.75万亩,产量达3000余吨,实现产值3300多万元,成立专业合作组织6个。县委、县政府规划通过5年左右的发展,实现万亩以上的优质中药材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千户以上农户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百个品种以上的中药材交易市场,引进和培育十户以上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年利润1亿元以上的“万千百十一”特色产业园建设目标。在中医药产业园区,县政协驻珠街委员联络组组长谢斌说:“回去以后,我们将紧跟全县发展的大势,在现有的中草药种植的基础上,跟紧市场,找准路子,适时发展中草药产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北城教育园区是昌宁贯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山水田园城市总体规划,广泛听取民意、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北城园区总占地面积600亩,布局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特殊教育五类7所学校,规划总投资9.7亿元。“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5.2亿元,用于教育项目建设,是“十一五”的2.5倍;累计投入4581.6万元,用于配备教育技术装备,是“十一五”的1.5倍。县政协驻大田坝委员联络组组长霍勇说:“今天参观了北城教育园区感受很深,园区高标准的规划建设,多渠道筹资办学的方式,创新的教育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发展教育的魄力和决心,让我们深受鼓舞”。

“这种方式更立体、更直观,可以清晰地看到、听到、想到!”面对会议形式的改变,县政协驻翁堵委员联络组组长彭飞说,这次会议将以往的大会专题发言改为现场视察,更直接的感受到了全县改革发展的成绩,给政协委员更好的履行职责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相信昌宁的明天将会更美好!”和三位联络组长一样,所有委员都认为“振奋人心”,并表示将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深入调研,谏有用诤言,献务实妙计,谋发展良策,全力助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王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