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1月6日下午2:30,昌宁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并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昌宁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听取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情况的报告。
昌宁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
县委书记苏格非在预备会会议和党员会议上作重要讲话
大会执行主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辉波主持会议
县人民政府县长段登位作政府工作报告
大会会场
大会会场
专心致志聆听报告
县委书记苏格非先后在上午举行的预备会议和党员会议上作重要讲话。大会执行主席、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辉波主持开幕式及第一次全体会议;县长段登位代表县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
苏格非在预备会议上强调,“十三五”时期,既是昌宁跨越发展的关键期,也是矛盾凸显期。人民代表要统一思想,坚定跨越发展信心,坚持改革创新精神、务实苦干的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工作力度,助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要围绕大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多为全县改革发展提意见、献良策,表达民意、维护民利;要严守纪律,确保会议圆满成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加快建设活力、小康、美丽、宜业、幸福昌宁,努力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党员会议上,苏格非要求,要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高度统一思想认识,始终坚持党性原则,认真遵守会议纪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引导全体代表以严明的纪律、严肃的会风、严谨的态度开好会议,努力把会议真正开成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民主求实、团结奋进,风清气正、心齐气顺的大会。
段登位在报告中全面总结了2015年和“十二五”以来的工作。段登位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经受考验、接受检验的一年。面对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多重不利因素,县人民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凝心聚力、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县发展实力不断提升,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发展合力不断凝聚、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为“十二五”画上了圆满句号。预计完成生产总值85.8亿元,增长12%;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43%;完成财政总收入6.6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引进项目24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69亿元,增长35%;融资到位资金15.46亿元,增长218.8%;县内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02亿元,增长41.7%;存款余额74.1亿元,增长31.5%。城镇建成区面积达23.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3.6万人,城镇化水平达38.4%。减少贫困人口1.36万人,减贫率达25.6%。实现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83元,增长1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28元,增长11%。
段登位在报告中指出,“十二五”的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是发展后劲不断夯实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加速改善的五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是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的五年。“十二五”末生产总值为“十一五”末的2.5倍,保持年均12.5%的高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45.7∶25.9∶28.4优化为36∶34∶30;农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十一五”末的2倍、3.6倍、2.6倍。
段登位在报告中强调,五年的发展成果鼓舞人心,五年的发展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基本经验是:只有始终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第一原则,才能坚定信念不动摇;只有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才能主动担当促跨越;只有始终坚持把“传承发扬”作为第一精神,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只有始终坚持把“团结务实”作为第一法宝,才能上下齐心创事业;只有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才能健全体制增活力;只有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才能凝心聚力谋发展。
段登位在报告中提出,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县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求真求是求实奋进,提质提速提效跨越”为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云南生物资源产业中心、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的目标,持续加强路网、水网、航空网、能源网、互联网五大基础网络建设,着力建设活力、小康、美丽、宜业、幸福昌宁,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围绕上述思路,将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创新发展方式、做大做强经济规模、提升综合实力;坚持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城镇与乡村有机融合、协同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齐抓,巩固生态立县战略实施成效,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开放发展,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共享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实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段登位在报告中提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增长12%以上,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103%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上级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考核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将切实抓好5项工作:一是以调优结构为重点,打造产业转型引领区。坚定不移夯实工业发展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特色景区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综合实力提升。二是以优化服务为抓手,打造投资创业首选区。坚定不移推进项目投资,做实增收节支,强力融资争资,释放赶超活力,增强跨越竞争力。三是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打造小康建设先导区。坚定不移走改革发展之路,走向外借力之路,走精准扶贫之路,充分挖掘潜力,增强发展驱动力。四是以统筹城乡为关键,打造生态宜居示范区。坚定不移打造宜居之城,发展宜业之镇,建设宜游之村,提升整体形象,增强发展承载力。五是以保障民生为核心,打造平安幸福和谐区。坚定不移为群众谋利,为群众创利,为群众保利,提升群众获得感,增加群众幸福感。
段登位在报告中强调,时代发展呼唤政府高效能,跨越赶超考验行政执行力。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实干的举措,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强化“学”的意识,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要拿出“担”的态度,切实担负起推动发展之责、服务群众之责、维护稳定之责;要发扬“勤”的作风,切实提升行政效能;要坚持“廉”的准则,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副县长沈冰向大会报告《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编制情况。报告就《昌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形成过程和编制依据、基本框架、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空间利用和战略布局、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组织实施和政策保障6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纲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跨越发展为主题,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核心任务,紧密结合县委“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的“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将昌宁建设成为“云南生物资源产业中心、最宜人居山水田园城市”两大目标,夯实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四大基础”,培育特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活力商贸“四大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旅游生态化“四化建设”,打造茶乡文化、田园文化、青铜文化、生态文化、民族文化“五大文化”,建设活力、小康、美丽、宜业、幸福“五个昌宁”。
按照便于采集、便于评估、便于运用的原则,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纲要》明确了7大类共118项发展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生态文明、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并提出了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以上,到2020年突破140亿元,比2010年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达4万元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0年达8亿元;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0年达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以上,到2020年达33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和13%以上,收入分别达40500元和15500元的经济社会总体预期目标。
围绕总体预期目标,将重点抓好16个方面的发展任务,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发展条件;加强提质增效,全力做优特色农业;加强转型升级,全力做强新型工业;加强市场培育,全力做活现代商贸;加强景区打造,全力发展生态旅游;加强税源培植,全力促进财政增收;加强城乡统筹,全力促进协调发展;加强改善民生,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环境保护,全力建设生态文明;加强改革攻坚,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法治建设,全力推进依法治县;加强区域协调,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加强社会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品牌打造,全力推动文化繁荣;加强民族团结,全力促进共同进步;加强群团建设,全力营造发展氛围。
县四班子领导、部分离退休老领导、本行政区内的市三届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特邀列席会议,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再忠 竟春 晓华 东华 垂杨 光侯)
- 上一篇:我县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突破11亿元
- 下一篇: 政协昌宁县八届四次会议进行分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