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引领奖”获得者王少君
用坚守点燃乡村的希望
在昌宁,说到乡村教师,许多人首先想到的,都会是2015年获得首届“启功教师奖”的大田坝镇德斯立小学教师张有国。其实,在山区占国土面积97%的昌宁县,还有许多从山里走出来再走回去,或直接从山外走进去的人,他们在山里播撒知识的种子,点燃山村的希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乡村教师。今年8月,大田坝镇华严村完小校长王少君又成为保山市唯一获奖者,站上了设在四川省民族大学的第四届“全国希望工程烛光引领奖”领奖台。
教师节前夕,走进2015年“10·30”昌宁5.1级地震中受到较大损坏的华严村完小,阳光下的校园焕发着全新的生机。教学楼前的操场上,刚吃完中午饭的学生正在集队,见证着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全校师生的注视下,王少君从钱包里掏出钱来,数了10张百元钞票递到那个因先天性畸形做手术后,又将于第二天到保山做第二次手术的小女孩手里,拍着她的小手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坚强地面对。”接过王少君递过来的钱,这个只能靠父亲背着到学校、靠父亲搀扶着走到前面的小女孩挣扎着推开了父亲搀扶的手,给王少君敬了一个并不标准的队礼。她的眼里,满是泪花。随后,王少君又分别数了200元钱,递给了5名家庭贫困的孩子,并叮嘱他们要坚强起来,战胜困难,好好学习。热烈的掌声过后,王少君对孩子们说:“我捐的这点钱,是从我获得的烛光奖里拿出来的。钱不多,只能尽一点点心意。我这样做,只想告诉大家,每个人获得的成绩,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懂得感恩、懂得分享,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王少君是土生土长的华严村人,出生于1975年的他已有23年的教学经历。从教以来,先后在4所学校任教,每到一个学校,都是学校的骨干教师。2009年从另外一个村完小回到儿时读书的华严完小,先后担任教导主任、校长。其中担任校长已有5年。几年来,学校在他的带领下,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镇名列前茅,近五年综合考评获4次第一、1次第二,多次被表彰为全县、全镇先进。在今年的第四届“TCL希望工程烛光奖”评选中,王少君成为了全国102名、云南12名获奖者之一。王少君介绍,此次获奖共获得奖金12000元,其中4000元主办方列为培训经费,自己实际领到的奖金8000元。对这领到的8000元,他分成四份:捐助困难学生2000元、留着购买苗木在学校种植纪念树2000元、自己到四川培训往返开支2000元、给妻子孩子买个纪念品2000元。他说:“我只不过是众多乡村教师里的一员,能获得这个荣誉,离不开学校、同事、学生和家庭的支持,这个荣誉属于学校的,属于家庭的,更属于所有山村教师的。”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小数乘法,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小数乘整数!”“接下来我们学习小数乘小数。小数乘小数的方法与小数乘整数是一样的,我列出几道题来,请同学们到上面来做,没叫到名字的同学在下面自己做做看。”……担任校长后,王少君一直坚持任课,今年上五年级数学。整节课,他没有过多地讲什么理论,而是不断地带着学生练习,然后进行讲评。五年级学生韩仙蓉说:“我非常喜欢听王老师讲课,他总是先讲方法,然后让我们练习,再根据我们做题的情况来讲课,这样上课我们觉得好听懂,学起来不会觉得枯燥。”
作为校长,听课是王少君的重要工作内容。带着听课老师走进六年级教室,语文老师陈静正在讲授第三课《把心脏带回祖国》。王少君边静静地听着陈静讲课,边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等陈静讲完课后,王少君与陈静交流了起来:“今天这个课,我感觉孩子们都听懂了。我们上课就要以孩子们听懂为目的,不仅要教懂他们课文的内容,更要教会他们思考。”陈静说:“跟王老师在一起工作很开心,他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他既严格要求我们,也很关心我们,我们从他身上学会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我觉得所有老师,都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要想搞好一个学校,只有依靠所有教师的力量。我能做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谈到学校的17名同事,王少君总能说出每个人的特点来。“在队伍的管理上,我主要是工作要求向我看齐、人文关怀增进感情、合理分工激发潜能。” 他说,学校建立了包括校务管理、教学教研管理、总务后勤管理、德育及安全管理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教学教研、德育安全、总务后勤“三条线”,建立了请假、值周、坐班、班主任、部分分工“五项制度”,自己只需保证这些线和制度的正常运行,“很轻松的”。
“王少君老师的特点,就是敬业有高度、示范有深度、管理有温度、社交有尺度。他获得这个引领奖,我觉得是实至名归。”大田坝镇中心完小校长字浩武这样评价自己的爱将:“王少君老师,是全镇乡村教师的优秀代表,他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教师都会有,只是他更全面、更集中。如果我们每个乡村教师、每一个基层学校管理者都能像他这样,我们的乡村教育就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我就喜欢教书、喜欢做老师。”王少君说,参加工作以来,也有过很多次改行的机会,但因为喜欢,就一直坚持了下来。特别是回到自己“梦开始的地方”后,就更是不想离开。他介绍,华严完小原来叫“华严庵寺”,传说为明代建文皇帝朱允炆所创,1909年当地在这里开始办学后,自己的曾祖父、祖父都曾在此教书。他说,做教师23年来,最开心的事,就是无论到哪里,都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自己最看重的,就是这种职业的荣誉感;最艰难的事,是2015年“10·30”地震后的那段里子,好在有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都挺过来了;最难处理的,就是部分家长和社会的不理解,“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工作,用事实去做解释”;最揪心的事,就是现在仍然有一些孩子因家庭困难读书难,特别是像自己刚捐助了1000元钱的王文佳同学那样因疾病而陷入困难的孩子,对这些孩子,只能尽力帮助,并多方呼吁,努力为他们争取支持。
- 上一篇:常年见绿 四季出彩 月月有花
- 下一篇: 昌宁召开创建国家园林县城迎国检动员会议